2012年特崗教師招聘考試同步訓練試題一
一、單項選擇題
1.課堂管理始終制約著教學和評價的有效進行,具有( B )。
A.維持動機作用
B.促進和維持功能
C.思想教育作用
D.培養紀律功能
2.松散群體是指學生們只在空間和時間上結成群體,但成員間尚無共同活動的( A )。
A.目的和內容
B.共同語言
C.深厚友誼
D.約束力量
3.集體則是群體發展的( D )。
A.最終結果
B.中間環節
C.目標
D.最高階段
4.聯合群體的成員已有共同目的的活動,但活動還( A )。
A.只具有個人的意義
B.只有小集團意義
C.依賴興趣的作用
D.沒有政治意義
5.( C )的研究表明,群體對個人活動起到促進作用,但有時群體也會對個體的活動起阻礙作用。
A.斯金納
B.阿特金森
C.阿爾波特
D.布盧姆
6.影響著群體與每個成員行為發展變化的力量的總和就是( B )。
A.群體壓力
B.群體動力
C.群體凝聚力
D.群體規范
7.課堂中某些占優勢的態度與情感的綜合狀態稱之為( B )。
A.課堂規范
B.課堂氣氛
C.課堂管理
D.課堂紀律
8.教師對學生課堂行為所施加的準則與控制稱之為( B )。
A.課堂管理
B.課堂紀律
C.課堂規范
D.課堂控制
9.( D )曾在1939年將教師的領導方式分為集權型、民主型和放任型三種類型。
A.戴爾
B.布魯納
C.斯金納
D.勒溫
10.( D )型的課堂氣氛最有助于知識的學習。
A.集權
B.權威
C.教師主導
D.民主
11.下列教師促成的紀律屬于結構的創設的是( A )。
A.規定限制
B.理解
C.協助
D.同情
12.人際關系的形成與變化,取決于交往雙方( D )。
A.修養和處世方法
B.身份和地位
C.交往方式與方法
D.需要滿足的程度
13.一般說來,群體問競爭的效果取決于( A )。
A.群體內的合作
B.群體內的競爭
C.群體間的合作
D.個體的能力
14.( A )的課堂行為指與促進課堂教學目的實現相聯系的行為。
A.積極
B.權威
C.民主
D.消極
15.問題行為與差生、后進生等問題學生的( B )。
A.對象相同
B.概念不同
C.都是對學生的總體評價
D.都是一個教育性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