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2012年教師資格證《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全真試卷及解析(10) ...
A.升華
B.補償
C.退行
D.轉移
14.心理定勢對解決問題具有(。。
A.積極作用
B.消極作用
C.既有積極也有消極作用
D.沒有作用
15.高中學生為了考上大學,成為國家有用人才而刻苦學習,這是人的( )的具體表現。
A.能力
B.品質
C.意志
D.氣質
16.對于獲得知識的理解。認為主要有“親知”、“闖知”和“說知”三種途徑的是我國古代( )。
A.孔子
B.孟子
C.墨家
D.荀子
17.以個人好惡、興趣愛好為聯系紐帶,具有強烈情感色彩的群體是(。。
A.聯合群體
B.松散群體
C.正式群體
D.非正式群體
18.在智力技能形成的過程中,依據智力活動的實踐模式,以展開的、外顯的方式付諸實施的階段是( )。
A.原型定向
B.操作定向
C.原型操作
D.原型內化
19.人格結構中的核心成分是(。。
A.能力
B.氣質
C.態度
D.性格
20.學生害怕在社交場合講話,擔心自己會因發抖、臉紅、聲音發顫、口吃而暴露自己的焦慮,覺得自己說話不自然,因而不敢抬頭,不敢正視對方眼睛。這種心理癥狀是一種(。。
A.抑郁癥
B.恐懼癥
C.焦慮癥
D.強迫癥
21.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論演說家的教育》,其作者是(。。
A.柏拉圖
B.昆體良
C.夸美紐斯
D.蘇格拉底
22.學校管理的基本途徑是( )。
A.教學活動
B.溝通
C.教勞結合
D.協調
23.“現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是(。。
A.洛克
B.杜威
C.斯賓塞
D.夸美紐斯
24.認為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崇高、最優越職業的教育家是(。。
A.夸美紐斯
B.凱洛夫
C.赫爾巴特
D.烏申斯基
25.斯巴達和雅典兩種教育體系出現于歐洲的(。。
A.原始社會
B.奴隸社會
C.封建社會
D.資本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