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比較人性化,體現在上班時間自由,不需要打卡,有很好的廚房設備,讓你吃好、喝好享受好。碰上大方的老板公共設施會更舒服,辦公環境更舒適。
(2)外資可能都會這樣,但是不知道一般公司會不會,每逢節日,老板心情一好,工作做完的早,可以提早下班。其實我覺得也蠻人性化的。
。3)新年第一天有紅包收,雖然我是實習生,但我也收到3個紅包了。雖然錢不多,但是比日工資多,于是我小小開心了下,更加做的像狗,果斷老板的目的也達到了。
(4)強大的培訓體系。參加過一次培訓,全英文授課,講一些反洗錢和合規的東西,聽聽還是有收獲的。關于培訓方面,匯豐貌似在業內很出名,特別是匯豐bdp項目,起薪就很高。可惜匯豐近年來,只是我自己感覺哦。已經大不如前,雖然出身英國,但是完全港資化,流程冗長,做業務比較保守,跳槽率高,一直在招人,于是門檻就低了。
。5)工作再說,說出來還是很體面,畢竟人活著,面子也很重要啊~~~
壞處:
。1)升職可能性不高,尤其對女生而言。聽過一句話,在外資,身份證比不上一張護照。于是,你懂得。
。2)同事自嘲:外資銀行是后媽生的孩子,于是你知道在國內市場,外資銀行的生存環境是多么惡劣,百思買都有可能退出中國市場了,那還有啥不可能,于是,工作不夠穩定,老板拍拍屁股可以走人,上百上千員工可咋辦。
。3)人與人之間感覺比較淡漠,一人一個崗位,不會有不事生產的人,于是大家都會各管各。
想要進外資銀行的渠道:
。1)XX學院還是很給力的,貌似在幾家外資銀行有路子,經常會招實習生,碰上rp爆發的,或許就能留下了
(2)每年各個外資銀行會招暑期實習生,包括渣打、花旗等;ㄆ煲恢备杏X很低調,招的人不錯,所以相對而言要求非常高。
。3)每年10-12月份左右,會有外資銀行的校園招聘,不過基本都是招trainee,要求很高,基本都是名校出生,而且申請流程非常復雜,單單一個網申就可以讓人打退堂鼓,因為非常多要填的東西,而且有很多open question。
。4)多上上應屆生,偶爾能碰到外資銀行的招聘信息,據我自己經驗,華僑招實習生很多,新加坡大華銀行也會招,時間不定。近期招的看到比較多的是華一,臺灣人的銀行,聽說福利薪水也是不錯的
。5)當然還有一個成功率最高的渠道,就是內部推薦,只要你在外資銀行里認識啥同學,哪怕是實習生,只要她能幫你把簡歷拿給他們經理,而正巧部門有招人計劃,最起碼你能有一次面試機會。當然,所謂的關系理論其實在外資銀行,也有。當然沒有內部關系的話,還可以找像海途內推網這類機構幫忙內推。
小小的忠告:絕對不要對外資銀行所謂的“高薪”抱太大的希望,除非你是管培進去,7,8k逃不掉。當然不要以為管培進去,就一定發展很好,我之前那家銀行,剛開始進去了4個管培,幾年過后,只留下了1個,短短2年時間,已經晉升為客戶經理(RM),不要覺得RM好像職位不高,但是一般做marketing的,外資進去,只能從MA做起(MA是用來support RM 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