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二OO八年四月中小學教師資格認定考試教育學(小學組)試卷
(9997)
一、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正確的答案,并將其代碼填入題干后的括號內。每小題2分,共40分)
1.教育學上把近代以學校系統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稱為 ( )
A、 非正式教育
B、 前制度化教育
C、 制度化教育
D、 后制度化教育
2. “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學則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倫也。”此語出自 ( )
A、 《孟子》
B、 《中庸》
C、 《大學》
D、 《論語》
3. 我國義務教育的立法宗旨是發展 ( )
A、 專業教育
B、 中等教育
C、 職業教育
D、 基礎教育
4. 培養有文化修養和多種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注重身心的和諧發展,教育內容比較豐富,教育方法也比較靈活。這種教育描述的是( )
A、 古代斯巴達教育
B、 古代雅典教育
C、 古代印度教育
D、 古代羅馬教育
5. 近些年來在世界范圍內興起的使所有人都能受到基本教育的運動是指( )
A、 多元教育
B、 終身教育
C、 民主教育
D、 全民教育
6. 古希臘以其雄辯和與青年智者的問答法而著名的學者是 ( )
A、 蘇格拉底
B、 柏拉圖
C、 昆體良
D、 亞里士多德
7. 小學教育目的是衡量小學教育活動效果的根本依據和標準,這反映了小學教育目的的 ( )
A、 教育作用
B、 評價作用
C、 導向作用
D、 激勵作用
8. 從人的身心發展的動因看,屬于外鑠論者的學者是 ( )
A、 洛克
B、 格塞爾
C、 孟子
D、 威爾遜
9. 從兒童心理發展的特征看,小學生記憶的主要方式是 ( )
A、 符號記憶
B、 抽象記憶
C、命題記憶
D、 形象記憶
10.維護少年兒童社會權利主體地位的核心精神反映在聯合國于1989年通過的 ( )
A、 《兒童權利公約》中
B、 《兒童權利宣言》中
C、 《聯合國宣言》中
D、 《學會生存》中
11.我國現行從法律上對教師職業的規定認為,教師職業是一種 ( )
A、 私人職業
B、 從屬職業
C、 專門職業
D、 附加職業
12.把課程用于教育科學的專門術語,始于 ( )
A、 夸美紐斯
B、 麥克費爾
C、 華生
D、斯賓塞
13.充分利用當地社區和學校的課程資源而開發的多樣性的、可供學生選擇的課程稱為 ( )
A、 地方課程
B、 學校課程
C、 一級課程
D、 研究課程
14.小學階段的課程應體現 ( )
A、 實踐性、地方性、發展性
B、普及性、基礎性、發展性
C、 基礎性、前沿性、實踐性
D、 前沿性、普及性、實踐性
15.從教學過程的特點看,學生認識的主要任務是學習 ( )
A、 社會經驗
B、 直接經驗
C、 間接經驗
D、 生活經驗
16.給中世紀脫離兒童實際生活的經院式教學以沉重打擊的進步是提出了( )
A、 因材施教教學原則
B、 啟發性教學原則
C、 直觀性教學原則
D、 鞏固性教學原則
17.教師按一定的教學要求向學生提出問題,要求學生回答,并通過問答的形式來引導學生獲取或鞏固知識的方法是 ( )
A、 談話法
B、 討論法
C、 講授法
D、 練習法
18.在教育學中,對學生進行考試測驗時,測驗達到目的的程度稱作測驗的( )
A、 效度
B、 信度
C、 區分度
D、 難度
19.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為和卓越成就來影響學生品德的方法稱為( )
A、 說服法
B、 榜樣法
C、 陶冶法
D、 鍛煉法
20.影響少年兒童品德形成的因素有很多,其中起主導作用的因素是( )
A、 環境
B、 遺傳
C、 學校教育
D、 家庭教育
二、填空題 (每小題1分,共20分)
1.當生產力發展到一定水平,可以有一部分人脫離生產勞動,語言的發展達到了較為完備的文字形態后,便出現了_________。
2.西周以后,學校教育制度已經發展到比較完備的形式,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_________,并有了“國學”與 “鄉學”之分。
3.古代埃及設置最多的是文士學校,于是“_________”、“以吏為師”成為其教育的一大特征。
4.近代教育的變化特別表現在:一是國家加強了對教育的干預,二是初等義務教育普遍實施,三是_________,四是重視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5.教育的民主化一方面追求讓所有人都受到同樣的教育,另一方面,它也追求教育的_________。
6.《_________》是啟蒙時期的思想家、教育家盧梭的自然主義教育理想的作品。
7.小學教育通常是一個國家學制中第一個階段的教育,也稱_________。
8.勞動技術教育是引導學生掌握勞動技術知識和技能,形成_________和勞動習慣的教育。
9. 是指從上代繼承下來的解剖生理上的特點,這些生理特點是個體發展的物質前提。
10.學生的學習是人類的一種特殊形式,表現在一是學生以學習為主要任務,二是學生在 指導下學習,三是學生所參加的是一種規范化的學習。
11.就教師的教育專業素養而言,教師應當樹立的正確的教育觀念主要表現在:要具有時代特征的教育觀、要具有時代特征的學生觀、要具有全面發展的_________。
12.課程計劃的構成包括以下幾方面:_________的設置、學科順序、課時分配、學年編制與學周安排。
13.就小學教科書的編寫原則來講,內容方面應強調其 。
14.按照教師組織教學活動中所要求實現的不同的認識任務,教學過程的結構由以下環節組成:引起學習動機、領會知識、鞏固知識、 和檢查知識。
15.教師的備課要做好的工作是:鉆研教材、_________、設計教法。
16.小學德育由以下三部分構成:道德教育、 教育、思想教育。
17.德育過程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內容和_________四個相互制約的要素構成。
18.德育的途徑是指德育的實施渠道或形式,其中基本途徑是_________與其學科教學。
19.課外活動的內容按其性質可分為以下六類:_________活動、學科活動、文學藝術活動、體育活動、社會活動和傳統的節假日活動。
20.德育過程從本質上說是個體社會化與_________的統一過程。
三、簡答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1. 簡述小學教育目的的社會制約性。
2. 簡述童年期兒童的學習特征。
3. 簡述我國課程改革的發展趨勢。
4. 簡述班級授課制有哪些優點?
5. 怎樣形成與培養班集體?
四、論述題(10分)
一位班主任老師的教學日記
我班的一位同學是從二年級直接升入四年級的跳級生,跳班后,仍是班內學習的尖子,區里的幾次數學比賽他都取得了較好的名次。這個孩子聰明、性格內向、深沉,但卻有些傲慢,常常看不起人。上課時誰要是答不上問題來,他總是輕蔑一笑,并且顯出極不耐煩的神情。我曾想過當場點名批評他,后來改變了主意。一次放學后,我留下了他,對他說:“這學期我們共學過多少形容笑的詞語?”他想了想說:“微笑、大笑、狂笑、冷笑、恥笑、譏笑,還有哈哈大笑。”我說:“同學在復述課文時,我看見你笑了,是嗎?”他點了點頭。我又繼續說:“你看用哪個詞形容你當時的笑合適呢?”他很敏感,臉紅了,低聲說:“譏笑,恥笑。”我說:“這兩個詞是什么意思?”他說:“由于看不起人而笑話人。”我說:“是呀,尊重別人是應該有的道德風尚,虛心才能使你進步得更快。”從此以后,他常常主動幫助后進生學習,上學期還被評為學校的“三好學生”。
請依上述實例,回答以下問題:
1、這位班主任老師采用了何種德育方法?其基本含義是什么?
2、對學生進行德育時,運用此方法應注意哪些方面的要求?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1.C 2.A 3. D 4.B 5.D 6.A 7.B 8.A 9.D 10.A
11.C 12.D 13.B 14.B 15.C 16.C 17.A 18.A 19.B 20.C
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20分)
1.學校 2.官學體系 3.以僧為師 4.教育的世俗化 5.自由化
6.愛彌兒 7.初等教育 8.勞動觀點 9.遺傳 10.教師
11.教育質量觀 12.教學科目 13.基礎性 14.運用知識 15.了解學生
16.政治 17.德育方法 18.思想品德課 19.科技 20.社會規范個體化
三、簡答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1.(1)不同的社會發展階段有不同的教育目的;
(2)不同的社會政治制度有不同的教育目的;
(3)不同國家的文化背景也使教育培養的人各具特色。
2.(1)低年級兒童難以深刻理解學習的意義;
(2)學習動機是希望得到老師的稱贊、父母的夸獎;
(3)在學習興趣與習慣方面,低年級學生對學習過程的形式感興趣,而對學習內容和結果的興趣相對較弱;
(4)對學習結果的重視隨年齡而增強。
3. (1)加強綜合性,突出課程的整體教育功能;
(2)加強實踐性,突出學生自主性、探索性學習;
(3)加強彈性,體現課程的適應性。
4.(1)有嚴格的制度保證教學的正常開展和達到一定質量;
(2)有利于大面積培養人才;
(3)有利于系統知識的傳授;
(4)能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5.(1)確定班集體的發展目標;
(2)建立班集體的核心隊伍;
(3)建立班集體的正常秩序;
(4)組織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
(5)培養正確的輿論和良好的班風。
四、論述題(10分)
1、(1)這位班主任采用的德育方法是說服法。
(2)是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使學生提高認識,形成正確觀點的方法。
2、運用此方法應注意以下幾點要求:
(1)明確目的性;
(2)富有知識性和趣味性;
(3)注意時機;
(4)以誠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