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切從實際出發的原則 B.從整體上把握事物聯系的原則
C.理論和實踐相統一的原則 D.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原則
27.針對前幾年出現的糧食減產,固定資產投資過猛,煤電運油緊張的問題,國務院審時度勢,一方面緊縮信貸,提高利率,嚴控土地,另一方面繼續加大對農業、教育、西部開發等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這“一張一馳”的政策,有利于(ABC )
A.保持社會總供求的平衡 B.促進經濟結構的優化
C.提高居民的預期收人 D.增加國家的財政儲備
28.人世三年來,我國的對外經濟迅猛發展。至2004年底,我國的進出口總額突破一萬億美元,成為世界上僅次于美、德的第三大貿易國。與此同時,中國也成為遭受反傾銷調查最多的國家。這表明 (BD )
A.對外經濟越發達,貿易摩擦就越多
B.我國實施“走出去”戰略不是一帆風順的
C.反傾銷是阻礙貿易自由化的主要力量
D.建立完善的預防機制是應對反傾銷的重要途徑
29.某省正式啟動為時3年的“愛國、守法、誠信、知禮”現代公民教育。這說明 ( BC )
A丸我國的國家權力來自于人民
B.政府行使對公民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職能
C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統一的
D.公民自覺履行義務是實現自身權利的前提
30. “心中為念農桑苦.耳里如同饑餓聲。”這警示我們領導干部( BCD )
A.要貫徹民主集中制原則 B.要堅持對人民負責原則
C.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 D.要樹立群眾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
四、辨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31.人民當家作主就是人民直接行使國家權力,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
32..背景:史來賀從1952年起擔任河南新鄉市劉莊村黨支部書記至今已50多年。他始終堅持不圖名,不圖利,帶領村民發家致富。他從當干部的那天起,一直按照群眾平均水平拿工分;1965年,他開始拿國家工資,當群眾的平均收入比他低的時候,他把工資交給集體。改革開放以后,當群眾的收人超過他的工資時,他僅拿自己的工資,不要補貼;當村里為村民蓋了一批批新房時,他最后一個搬進新房。
辯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不圖名利的選擇是不可取的。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8分,共24分)
33.2005年3月14日,十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高票通過了《反分裂國家法》。這部法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國內外普遍反映,這是一部維護臺海和平穩定磅定的法律,是一部最大限度保障兩岸人民利益的“和平法”。
問題:怎樣理解《反分裂國家法》是一部“和平法”?
34.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指出:把擴大就業放在經濟社會發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
(1)“擴大就業”有何重要經濟意義?(3分)
(2)請運用經濟常識的有關知識,提出你對解決就業和再就業問題的建議。(4分)
35.材料一:2004年8月20日,溫家寶總理在聽取科技規劃專題研究匯報會上強調,要增強國家科技創新能力,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有力支撐。要增強歷史責任感和緊迫感,抓住機遇把我國科技搞上去。
材料二:鄧小平同志生前十分注重青少年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前不久,鄧小平同志親屬按照他生前的遺愿,把鄧小平同志生前的全部稿費捐贈出來,用于獎勵青少年的科技創新。
(1)請從兩個角度談談你對材料一的理解。
(2)設立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有何重要意義?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16分。要求緊扣題意,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結合材料展開分析)
36.國家主席胡錦濤說:“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中國人民當家作主的重要途徑和最高實現形式,是中國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載體。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先進性和生命力,在于它深深植根于人民群眾之中。”
運用所學哲學知識,分析說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先進性和生命力,在于它深深植根于人民群眾之中”所蘊含的道理。
浙江省招聘中學政治教師考試樣卷(答案)
單位 姓名 得分
一.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4個備選答案中,選擇一個符合題意的正確答案,并將其號碼寫在題干后的括號內,每小題1分,共20分)
l.B 2.A 3.C 4.C 5. B 6. B 7.C 8. B 9. A 10.C 11. C
12.C 13.C 14.D 15. C 16. A 17.C 18.A 19.C 20.A二、在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至少有一項是符合題意的。錯選、多選,該題不給分;少選且正確的給1分。每小題2分,共20分。
21.BC 22.BD 23.AB 24.D 25.BCD
26.ACD 27.ABC 28.BD 29 BC 30.BCD
三.辨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31.(1)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國家權力由人民行使,但不是直接行使。(3分) (2)我國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方式是間接的,即通過選舉人民代表,由人民代表組成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作為國家權力機關,并在此基礎上產生國家政權體系,依法行使各自職權。這就保證了人民群眾參加國家管理,是人民當家作主的宗旨的直接體現。(4分)(3)人民當家作主還體現在人民直接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民主權利,并通過基層組織等形式、直接管理社會事務。(3分)
32.(1)僅從名利的角度來衡量人們價值選擇的正確與否是拜金主義和個人主義的表現,是錯誤的。(3分)(2)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集體主義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史來賀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堅持先集體,后個人,帶領村民發家致富,就是堅持了集體主義的價值取向。(4分)(3)人生的真正價值在于對社會的責任和奉獻。史來資不圖名,不圖利,一心為集體,體現了他正確的人生價值觀。(3分)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8分,共24分)
33.①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是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基礎。《反分裂國家法》以促進祖國和平統一為宗旨,充分體現我們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一貫主張。只有在和平統一的努力完全無效的情況下,我們才會采取非和平方式實現祖國統一。(4分)
②《反分裂國家法》是遏制“臺獨”的一部有效法律。制定《反分裂國家法》,有利于促進祖國和平統一,有利于維護臺灣海峽地區的和平穩定,有利于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有利與維護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亞太地區和世界的和平穩定。(4分)
34.(1)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或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有利于擴大內需,拉動經濟增長;有利于發展多種所有制經濟(有利于非公經濟的發展),推動生產力的發展,有利于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發展。(4分)
(2)建議:解決就業問題的根本途徑是發展經濟,用發展的辦法解決就業問題。
①保持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增加就業崗位;
②優化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特別是社區服務業、旅游業;
③發揮個體、私營經濟在就業中的重要作用;
④加強下崗人員再就業培訓,轉變就業觀念。(4分)
35.(1)①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當今世界,發展的優勢越來越蘊藏在創新之中,想不想創新,敢不敢創新,能不能創新,關系到整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興衰成敗;②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其實質是以經濟和科技實力的基礎的綜合國力的較量,我國要在國際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就必須增強民族的創新能力。(4分)
(2)①有利于進一步激發廣大青少年的愛國熱情,弘揚民族精神,立志報效祖國;②有利于激勵廣大青少年積極投身科技創新,參與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的實施,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斗。
(4分)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20分。要求緊扣題意,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結合材料展開分析)
36.(1)人民群眾是實踐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黨領導廣大人民群眾創立的、人民當家作主的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6分)
(2)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建立在相信群眾、依靠群眾、為群眾利益而奮斗的基礎上,它深深植根于人民群眾之中,是中國人民當家作主的重要途徑和最高實現形式。(6分)
(3)實踐是檢驗認識正確與否的唯一標準。50多年的實踐充分證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人民行使國家權力、實現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重要制度載體,具有極大的優越性和強大的生命力。(5分)(若考生能夠回答出:真理在實踐中不斷得到完善和發展,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人民群眾民主法制素養的提高,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得到不斷完善。可加2到3分) ,
附件下載:浙江省中小學教師錄用考試考試說明--政治學科.r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