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鞏固與保持知識
D.運用知識,形成技能技巧
12.學生的“向師性”和模仿性的心理特征決定了教師的勞動具有( )
A.示范性
B.復雜性
C.主體性
D.長期性
13.班集體形成的主要標志之一是( )
A.成立了班委會 B.開展了班級工作 C.形成了正確輿論 D.確定了班級工作計劃
二、境空題(本大題共5個小題,共10空,每空1分,共10分)
14.現代三大教學理論包括美國教育家( ) 的結構主義理論,前蘇聯贊科夫的教學與發展理論以及德國瓦·根舍因的( ) 理論。
15.教育目的規定了特定社會教育所培養的人的 標準。 一般是指教育目的在各級各類教育機構的具體化。
16.小學生的思維以( ) 思維方式為主,這是小學教學中必須貫徹(直觀性) 教學原則的依據。
17.教師的備課要求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即( ) 、( ) 、設計教法。
18.歷史上曾出現過兩種相互對立的教學方法思想,即( ) 和( ) 。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3個小題,每小題8分,共24分)
19.師生關系的本質是什么?我國社會主義新型師生關系的特點有哪些
20.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務和具體方法各是什么?
21.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應如何相互結合,形成正向的教育合力?
四、論述題(本題滿分15分)
22.試論美育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意義。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A 2.D 3.B 4.C 5.B 6.B 7.B 8.D 9.A 10.C 11.B 12.A 13.C
二、境空題
14.布魯納范例教學 15.質量規格 培養目標16.具體形象 直觀性
17.鉆研教材 了解學生 18.啟發式 注入式
三、簡答題
19.師生關系的本質是一種人際關系。
我國社會主義新型師生關系的特點是:(1)尊師愛生。學生尊重教師是尊重知識、尊重文化的表現,教師熱愛學生應是一種熱愛祖國教育事業,關心人類未來的深層次情感。教師要對所有學生一視同仁地關心愛護。(2)民主平等。這是我國社會主義新型人際關系的特點。另外,在教學過程中,師生共同服從于對真理的探討。(3)教學相長。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是同一過程的兩個方面,兩者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關系。
20.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務是帶好班級,教好學生。班主任工作的具體方法是:
全面了解和研究學生;組織和培養班集體;做好個別教育工作;與家庭社會教育密切配合,統一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計劃和總結。
21.
(1)學校教育占主導地位。
(2)家庭、社會和學校相互支持,目標一致。
(3)加強學校與家庭之間的相互聯系。
(4)加強學校與社會教育機構之間的相互聯系。四、論述題
22.美育能促進教育目的實現,促進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具體表現為:
(1)美育可以促進學生共產主義道德品質的形成,它對于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陶冶心靈,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具有特殊的功效。
(2)美育能促進學生智力發展,擴大和加深他們對客觀現實的認識。
(3)美育具有怡情健身作用,可以增進身心健康,促進體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