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效標關聯效度
B.預測效度
C.構想效度
D.內容效度
24.下列關于日常生活中的做法,不正確的是(。
A.為了使用方便和最大限度地利用材料,機器上用的螺母大多是六角形
B.在加油站不能使用手機,是因為手機在使用時產生的射頻火花很容易引起爆炸,發生危險
C.交通信號燈中紅色被用做停車信號是因為紅色波長最長
D.家中遇害到煤氣泄漏事件應立即使用房間的電話報警
25.中國近代洋務運動的關鍵人物是( )
A.李鴻章、陳獨秀
B.李鴻章、曾國藩
C.容閎、孫中山
D.光緒、袁世凱
二、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10分,共30分)
1.某校初中班主任李老師在批改作業時,發現學生高某的作業本中夾了一封寫有×××收的信件,李老師順便拆封閱讀了此信。這是高某寫給一位女同學的求愛信,李老師看了十分生氣,后來在班會上宣讀了此信,同時對高某提出了批評。次日高某在家留了一張字條后離家出走。高某家長找到李老師理論并要求將高某找回。李老師解釋說:“我作為教師,對學生進行教育和管理是我的職責,我批評高某是為了教育和愛護他。他是從家中出走的,與我的工作沒有關系!
請問:(1)李老師的哪些做法不正確?試述你的判斷所依據的法規及條款。(2)李老師的解釋是否正確?為什么?
2.于漪老師在上一節語文公開課時,當她講到課文中“一千萬萬顆行星”時,一個同學發問:“老師,‘萬萬’是什么意思?”惹得全班同學哄堂大笑。于老師見狀便問大家:“大家都知道‘萬萬’等于‘億’,那么,這里為什么不用‘億’而用‘萬萬’呢?”全班同學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過來,沒有人再發笑了,大家都認真地思考起來,并且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在大家討論完后,于老師進行了總結。最后老師又問了一句:“請大家想想,今天這一‘額外’的收獲是怎么來的呢?大家要感謝誰呢?請讓我們用掌聲表達對他的謝意!”大家把目光轉向那位同學,對他鼓起掌來。請分析上面教學片斷中體現的教學原則和教學方法。
3.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下,怎樣評價學生的優、良、中、差呢?為此,我制訂了這樣的標準:一是在大綱規定的基礎科60分以上,并能發現自己的特長且有所發展的,視為及格;二是基礎科及格或良好,特長科明顯超過同年級學生的,視為良好;三是基礎科良好,特長科大大超過同年級學生或有所發明創造的,視為優秀;四是僅基礎科及格或僅特長科有所發展的,均視為不及格;五是僅基礎科良好,或特長科單方獨進的,視為畸形發展,作降格評價。這一評價標準的實施,使絕大部分差生都抬起頭來走路,找到了自己成才的優勢與途徑,也使文化課考試分數好的學生不再自我感覺良好,從而找到了良性互補、和諧發展的新路子。通過一個學期的實踐,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明顯高漲,各科學習成績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各科總分由原來年級的倒數第二,上升到年級的第二名。
問題:請你針對案例中制訂的評價標準,談談自己的看法。
三、寫作題(本大題20分)
請以《如何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為題,寫一篇論述文。要求觀點明確,論述具體,條理清楚,語言流暢。不少于800字。
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D
[解析]略。
2.B
[解析]略。
3.A
[解析]略。
4.C
[解析]略。
5.D
[解析]略。
6.A
[解析]B、C、D三項都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一系列思想理論觀點。
7.A
[解析]我國境內已知的早期人類主要有:①元謀猿人,距今約170萬年;②藍田猿人,距今約80萬年;③北京猿人,距今約70萬年至20萬年。故選A。
8.A
[解析]1840年6月到1842年8月,英國政府以保護鴉片貿易為借口,發動了對華侵略戰爭—鴉片戰爭。鴉片戰爭和戰后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簽訂,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開端。
9.D
[解析]1919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學生的帶領下,3000多名北京學生沖破軍警的阻攔,高呼“外爭國權,內懲國賊”、“還我青島”,擁上街頭,在天安門前集會。五四運動爆發了。五四運動的爆發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故選D。
10.B
[解析]我國陸地邊界全長約2.28萬公里。
11.C
[解析]教師的人格特征與職業成就密切相關,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師的熱心和同情心,還有教師富于激勵和想象的傾向性。
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D
[解析]略。
2.B
[解析]略。
3.A
[解析]略。
4.C
[解析]略。
5.D
[解析]略。
6.A
[解析]B、C、D三項都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一系列思想理論觀點。
7.A
[解析]我國境內已知的早期人類主要有:①元謀猿人,距今約170萬年;②藍田猿人,距今約80萬年;③北京猿人,距今約70萬年至20萬年。故選A。
8.A
[解析]1840年6月到1842年8月,英國政府以保護鴉片貿易為借口,發動了對華侵略戰爭—鴉片戰爭。鴉片戰爭和戰后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簽訂,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開端。
9.D
[解析]1919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學生的帶領下,3000多名北京學生沖破軍警的阻攔,高呼“外爭國權,內懲國賊”、“還我青島”,擁上街頭,在天安門前集會。五四運動爆發了。五四運動的爆發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故選D。
10.B
[解析]我國陸地邊界全長約2.28萬公里。
11.C
[解析]教師的人格特征與職業成就密切相關,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師的熱心和同情心,還有教師富于激勵和想象的傾向性。
12.C
[解析]盡管教師的表揚次數與學生的成績之間未發現明確的關系,但教師的批評或不贊揚與學生的成績之間卻存在著負相關。
13.C
[解析]略。
14.B
[解析]略。
15.B
[解析]題干為教師的威信的含義。
16.A
[解析]見《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二十七條。
17.A
[解析]見《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四十四條。
18.B
[解析]《教育法》第七十三條規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學設施有危險,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員傷亡或者重大財產損失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19.D
[解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等法律的規定,義務教育和基礎教育階段學校教育必須做到“兩個全面”,即“全面發展”和“面向全體(學生)”。所謂“全面發展”主要指要使學生在德、智、體等方面都得到發展,在身體、心理和精神等方面都能健康成長。所謂“面向全體”就是應當為所有學生的發展提供全面的教育,從而為學生的未來成長和整體國民素質的全面提高服務。
20.C
[解析]第八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指導性文件是2001年6月7日發布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
21.B
[解析]限制:不讓超過的界限,局限在范圍內;制約:限制約束。結合語境“大公司的只有通過政府權力的擴展和延伸才能受到鉗制”可知答案。
22.B
[解析]原文提到自然環境對人類行為有一定影響,符合此意的是B。
23.D
[解析]心理學上,效度可分為效標關聯效度、預測效度、構想效度和內容效度等。其中,測驗題目對預測的內容或行為范圍取樣的適宜性程度,被稱為內容效度。
24.D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生活常識。打電話時會產生微弱電流,遇到煤氣可能發生爆炸,所以D項錯誤。
25.B
[解析]洋務運動中,李鴻章與曾國藩是其中的關鍵人物,二人分別創辦了當時最大的軍事工業和洋務派最早的現代軍事工業。故本題應選B。
二、材料分析題
1.[答案要點]
(1)李老師私自拆閱學生高某信件的行為和在班會上宣讀高某信件的行為是不正確的。因為上述行為違反了《未成年人保護法》第30條和第31條的規定。
(2)李老師的解釋不正確,因為李老師有對學生進行教育和管理的職責,但教師對學生的教育和管理必須建立在尊重學生人格、平等相待的基礎上。《教師法》規定,教師要“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促進學生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弊鹬貙W生、平等對待學生是教師的最基本的職業道德,不能借口教育和愛護學生而侵犯學生的合法權益。本案例中李老師不適當的教育方式對學生高某的離家出走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2.[答案要點]
(1)教學原則是根據一定的教學目的和對教學過程規律的認識而制定的指導教學工作的基本準則。該教學案例體現了教學的啟發性原則,即在教學中教師承認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注意調動他們的學習主動性,引導他們獨立思考,積極探索,生動活潑地學習,自覺地掌握科學知識,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該原則的一個基本要求就是要使學生的興趣成為推動學習的動力,善于引導他們積極思維,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案例中教師利用一學生的提問誘發同學們的思考,鼓勵學生自己找答案。這正是啟發性原則在實際教學中的一個很好的應用。
(2)教學方法是為完成教學任務而采用的方法,包括教師教的方法和學生學的方法,使教師引導學生掌握知識技能,獲得身心發展而共同活動的方法。本案例中教師使用了教學方法中的談話法,即教師按照一定的教學要求向學生提出問題,要求學生回答,并通過問答的形式來引導學生獲取或鞏固知識。該案例中教師很好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引起了他們的思維興奮,通過問題的啟發誘導,讓學生一步步地獲取新知,并在最后進行了歸納,使知識系統化、科學化,有利于學生準確地掌握知識。
3.[答案要點]
素質教育要求我們把學生培養成全面發展且具有個人特長的有用人才,其實質就是通過合格加特長的標準和策略培養人才。因此,我們應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注意在學生的身心特性確立發展方向時,特長的發展最好與相關方面的發展和諧并進。但和諧發展與全面發展又有所區別。和諧發展是學生對全面發展的具體選擇。作為學生整體來說,應把全人類的知識、技能和優良品質都繼承下來;但作為學生個體來說,只能以特長為龍頭帶動相關方面和諧發展,成為基礎相對寬厚而特色鮮明的人才。
三、寫作題
[寫作提示]
所謂自主性學習是指學生在明確學習任務的基礎上,自覺、自主地進行學習,并努力使自己完成學習任務的一種學習方式。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當學生樂于學習,對學習建立自信心時,才會積極主動地去學,才能成為學習的主人。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培養興趣,自主學習。
(2)轉變陳舊的教學觀念,樹立“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
(3)激發學習內部動機,保持自主學習的持久動力。
(4)發展元認知,使學生學會自主學習。
(5)教師多進行思維方面的訓練,提高學生獨立思考能力。
(6)優化課堂教學結構,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