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迪深厚有器局 ②部勒驍銳士,擒賊,斬以徇 ③上將立章獻后,迪屢上疏諫 ④以迪朋黨傅會,貶衡州 ⑤迪欲行縣因祠岳為上祈年 ⑥守將或為他名以避兵,迪愿守邊
A. ①②⑥ B. ②③④ C. ②③⑥ D. ③⑤⑥
4.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 李迪本來是趙郡人,為了躲避五代的戰亂,他與家人搬家來到濮地,并以文為媒,結識了柳開
B. 李迪不同意章獻做皇后,因為這件事,他立即遭到了章獻的打擊報復,所以貶官衡州
C. 周懷政事件使皇帝非常生氣,他想懲罰太子。李迪不畏眾怒,挺身而出,說服皇帝改變了初衷
D. 仁宗登基,章獻成了太后。她曾經與李迪有嫌隙,但兩人為了朝廷的利益,最終還是和好了
5.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文。
(1)語迪曰:“卿向不欲吾預國事,殆過矣。”(2分)
(2)詔不許,然甚壯其意。(2分)
(四)現代文閱讀(10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問題。
從一個微笑開始
劉心武
①又是一年春柳綠。
②春光爛漫,心里卻絲絲憂郁絞纏,問依依垂柳,怎么辦?
③不要害怕開始,生活總是把我們送到起點,勇敢些,請現出一個微笑,迎上前!
④一些固有的格局被打破了,現出一些陌生的局面,對面是何人?周遭何冷然?心慌慌,真想退回到從前,但是日歷不能倒翻。當一個人在自己的屋里,無妨對鏡沉思,從現出一個微笑開始,讓自信、自愛、自持從外向內,在心頭凝結為坦然。
⑤是的,眼前將會有更多的變故、更多的失落、更多的背叛,也會有更多的疑惑、更多的煩惱、更多的辛酸。但是我們帶著心中的微笑,穿過世事的云煙,就可以學著應變,努力耕耘,收獲果實,并提升認知,強健心弦,迎向幸福的彼岸。
⑥地球上的生靈中,唯有人會微笑。群體的微笑構筑和平,他人的微笑達成理解,自我的微笑則是心靈的凈化劑。忘記微笑是一種嚴重的生命疾患,一個不會微笑的人可能擁有名譽、地位和金錢,卻一定不會有內心的寧靜和真正的幸福,他的生命中必有隱藏的遺憾。
⑦我們往往因成功而狂喜不已,或往往因挫折而痛不欲生。當然,開懷大笑與號啕大哭都是生命的自然悸動,然而我們千萬不要將微笑遺忘,唯有微笑能使我們享受到生命底蘊的醇味,超越悲歡。
⑧他人的微笑,真偽難辨。但即使是虛偽的笑,也不必怒目相視,仍可報之以粲然一笑;即使是陰冷的奸笑,也無妨還之以笑顏。微笑戰斗,強似哀兵必勝,那微笑是給予對手的飽含憐憫的批判。
⑨微笑毋庸學習,生而俱會,然而微笑的能力卻有可能退化。倘若一個人完全喪失了微笑的心緒,那么,他應該像防癌一樣,趕快采取措施,甚至對鏡自視,把心底的溫柔、顧念、自惜、自信絲絲縷縷撿拾回來。從一個最淡的微笑開始,重構自己靈魂的免疫系統,再次將胸懷拓寬。微笑吧!在每一個清晨,向著天邊第一縷陽光;在每一個春天,面對著地上第一棵新草;在每一個起點,遙望著也許還看不到的地平線……
⑩相信吧,從一個微笑開始,那就離成功很近,離幸福不遠!
(選自《開發心大陸》,吉林人民出版社)
1.文章第①段“又是一年春柳綠”中為何用“柳”而不用“草”?(2分)
2.賞析第⑥段畫線句子的修辭手法及其作用。(3分)
3.聯系全文,分三點說說怎樣才能“重構自己靈魂的免疫系統”?(3分)
4.下列對本文的分析鑒賞,正確的兩項是( )。(2分)
A. 本文是一劑調適心靈的良藥,號召大家從一個微笑開始,坦然地面對世界、社會和自己
B. 本文采用象征手法,用了如《白楊禮贊》一樣托物言志的手法
C. 這篇文章和一首歌的歌詞“請把我的歌帶回你的家,請把你的微笑留下”有異曲同工之妙
D. 作者認為,只要微笑就會有內心的寧靜和真正的幸福
E. 本文在語言運用上很有創造力,就內容而言,也做到了條分縷析,使論點鮮明,論據充分
三、寫作(30分)
仔細閱讀下面材料,根據材料內容,結合生活實際,自擬題目,寫一篇作文。
(1)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游子吟》)
(2)中央電視臺有一則公益廣告:一位孝順的媳婦工作一天后,打來一盆洗腳水,為婆婆洗腳。年幼的孩子見了媽媽的這一舉動,也打了一盆洗腳水,一顛一顛地端到媽媽面前,說:“我也要給你洗腳。”
要求:
(1)內容具體,有真情實感;
(2)詩歌除外,文體不限;
(3)不少于600字。
【答案解析】
第一部分 教育理論與實踐
一、填空題
1. 語文素養
2. 平等對話主人組織者引導者
3. 導向功能診斷功能決策功能促進發展功能
4. 學生自學
二、判斷題
1. 錯[解析] 新課標就語文課程的性質在前言部分指出:“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
2. 錯[解析] 校外活動不是課堂教學的延續,而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愿參加的活動。
3. 對[解析] 略
4. 錯[解析] 教育的多元化包括教育思想、教育目標、辦學模式、教學形式、評價標準等的多元化,它是社會生活的多元化和人的個性化要求在教育上的反映。
5. 對[解析] 略
第二部分 專業基礎知識
一、積累與運用
(一)填空題
1. 婪醞泯躊茹棱掬副
2. 故事情節環境(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
(二)單項選擇題
1. C[解析] A項“病情很容易迅速蔓延”暗換主語造成搭配不當,原來的主語是“甲型流感病毒”,可在后一個分句“不想辦法找到它演變的原理,病情很容易迅速蔓延”的關聯詞“如果”前加“我們”。B項缺謂語,應在“學雷鋒活動”前補出謂語“開展”;D項語序不當,將“為期兩天發表意見并進行各種交流”改為“發表意見并進行了為期兩天的各種交流”。故選C項。
2. B[解析] 尋根究底:尋找根源,追究底細,弄清來龍去脈。與語境義相符合。春秋鼎盛:春秋,指年齡;鼎盛,正當旺盛之時。比喻正當壯年。應用對象應該是人,不能用于修飾“時代”等,使用對象錯誤。崇論宏議:指高明宏大的議論或見解。與語境義相符合。明日黃花:原指重陽節過后逐漸萎謝的菊花。后多比喻已失去新聞價值的報道或已失去應時作用的事物。故選B項。
(三)默寫題
1. 后事之師
2. 驚(天)動(地)弄(巧)成(拙)揚(長)避(短)轉(危)為(安)
3. 有朋自遠方來
4.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
5. 《水滸傳》《西游記》《紅樓夢》《三國演義》
(四)判斷題
1. 錯[解析] “守株待兔”是貶義詞,其他的是褒義詞。
2. 對[解析] 略
3. 錯[解析] 原句應縮寫為“《世界文學名著漫畫本》解決了難題。”
4. 錯[解析] 藺相如對手下的人說:“秦王我都不怕,我會怕廉將軍嗎?”改成間接轉述應該是,藺相如對手下的人說秦王他都不怕,他更不會怕廉將軍。
5. 錯[解析] 孫慎是我國著名的作曲家、音樂活動家,而不是革命音樂家。
二、閱讀能力考查
(一)古詩詞鑒賞
1.詩人是由一件古物引起對前朝人物和事跡的感慨。(在那次大戰中,遺留下來的一把折斷了的鐵戟,沉沒在水底沙中,經過了六百多年還沒有被時光銷蝕掉,經過自己一番磨洗,鑒定了它的確是赤壁之戰的遺物,不禁引發了“懷古之幽情”)
2.若改為“國破人亡在此朝”意思自然沒錯,但詩卻失去了味道。用形象思維觀察生活,別出心裁地反映生活,乃是詩的生命。杜牧運用“銅雀春深鎖二喬”這一富于形象性的詩句,以小見大,正是此詩藝術處理上獨特的成功之處。(言之有理即可)
(二)科技文閱讀
1.空天飛機是人類21世紀普遍關注的研究課題。(或空天飛機具有極為誘人的發展前景)
2.“空天飛機”既有水平起飛、水平降落和可重復使用的航空技術的優點,又具有高速、高空等航天技術優點。
3.不可以。“在理論上”準確地說明了空天飛機具有的優點目前還只是預測,沒有成為現實。(從反面說“如果刪掉,說明了已成為現實,就不準確了”也可)
4.分類別。突出說明了空天飛機的特點。
5.用總分關系說明空天飛機異乎尋常的性能:先總說空天飛機是“空”和“天”的完美結合,然后分條說明。
(三)文言文閱讀
1. B[解析] 奇:意動用法,認為……驚奇;誅:誅殺;弛:松弛。故選B項。
2. D[解析] A項中第一個其是代詞,代李迪;第二個其表祈使,當,可。B項中第一個之是代詞,代亡卒;第二個之取消句子的獨立性,不譯。C項中第一個以是介詞,“以何”的倒裝,憑借;第二個以是連詞,來。D項中的乃都是副詞,竟然。
3. C[解析] ①說的是李迪有才情,④、⑤與“膽量非凡”無關,所以排除ABD項,選C。
4. D[解析] A項中不是李迪“為了躲避五代的戰亂,他與家人搬家來到濮地”,而是他的曾祖。B項中不是“立即”,是“仁宗即位,章獻太后預政”之后。C項中“不畏眾怒”錯,“怒”的只有皇帝。故選D項。
5. (1) (章獻太后)告訴李迪說:“你先前不想讓我參與國家政事,(從現在看)大概是你錯了!”
(2)(仁宗皇帝)下詔不批準,但卻覺得他很有豪氣。
參考譯文:
李迪字復古,他的祖先是趙郡人。曾祖父躲避五代戰亂,把家遷徙到濮。李迪深厚有器量學識,曾經攜帶自己寫的文章去見柳開,柳開很賞識,說:“先生有輔才。”后來參加科舉考試,舉士、進士均第一名,被升做知制誥。真宗駕臨亳,李迪是留守判官,于是就任亳州知縣。一群逃兵洗劫城邑,政府發兵搜捕,很久沒有抓到。李迪到了之后,讓所發的士兵休息,暗中察訪流寇的去處,部署曉諭精銳士卒,一舉擒獲流賊,斬首后示眾。
李迪曾經回家沐浴,忽然被傳詔在東門面見皇上,皇上拿出三司使馬元方上報的國家一年的收入與支出數目給李迪看。當時正值連年蝗災旱災,皇上問李迪如何渡過難關,李迪請求打開內府藏庫來幫助國家,這樣賦稅可以寬松一些,老百姓就不會過于勞苦了。皇帝說:“朕想讓李士衡替代馬元方,等他到,應當拿出金帛數百萬借給三司。”李迪說:“天子在財物上沒有內外之分,希望下詔賜給三司,來表示陛下的恩德,何必說借。”皇帝很高興。
起初,皇上將立章獻為皇后,李迪屢次上疏勸諫,因為章獻出身寒微,不可母儀天下,章獻深深地痛恨他。天禧年間,李迪任給事中。周懷政的死令皇帝非常生氣,想責怪到太子,群臣沒有人敢說話。李迪從容上奏說:“陛下有幾個皇子,竟然要出這個策略。”皇上恍然大悟,因此只誅殺了周懷政。
仁宗即位后,章獻太后干預政事,貶寇準到雷州,因為有李迪結黨營私的傳言,貶李迪到衡州。丁謂派人脅迫他,沒有成功,李迪任職于河南府。來京師朝見皇上,當時太后垂簾,(章獻太后)告訴李迪說:“你先前不想讓我參與國家政事,(從現在看)大概是你錯了!現在我保護培養天子到這里,你以為怎么樣?”李迪回答說:“我受先帝深厚恩德,現在見到天子圣明,我不知皇太后盛德,竟然到這種地步。”太后也高興。
李迪任徐州知州,想到縣里借祭祠之際為皇上祈年,仁宗對輔臣說:“祈禱不是李迪所應當做的,還是讓他不要去做。”元昊攻打延州,軍事長久松懈,守將借其他名義躲避戰事,李迪愿意戍守邊疆,(仁宗皇帝)下詔不批準,但卻覺得他很有豪氣。
李迪是賢相。當仁宗初立,章獻臨朝親政,很倚仗自己的才能,將有專制之隱患,李迪義正詞嚴,能使宦官遵守宮中規章而不敢有非分之想,等仁宗皇帝的聲望與才能一天天顯露出來后,章獻也保全了好的名聲,古人所說的社稷臣在這里就看到了。
(四)現代文閱讀
1.柳使人想到“柳絲”,與文中“絲絲憂郁”切合;與下文“問依依垂柳,怎么辦”前后照應,且自然引出下文。
2.運用排比增強語勢,強化了微笑對于自己和他人、個體與群體的意義;運用比喻生動形象地突出了微笑的作用。
3.(1)學會微笑,讓自信、自愛、自持從外向內,在心頭凝結為坦然;
(2)帶著心中的微笑,沉著勇敢地面對生活中的不愉快;
(3)采取措施,把心底的溫柔、顧念、自惜、自信重新撿拾回來。
4.AC[解析] B項中“托物言志”錯;D項中“只要……就……”錯;E項中“論點鮮明,論據充分”錯,因為本文不是議論文。所以選AC。
三、寫作
例文:
白發
歲月,從黑發中流過,風,傳播愛的信息,將黑發一點點染白。
童年,梧桐樹下,透過縫隙照下的陽光把那頭黑發照得很黑很亮,那頭黑發很長很長站在風中,輕輕地微笑,望著不遠處一跳一跳的短發,滿是歡樂的笑聲。
夜晚,在燈光下,長發在為短發縫著書包帶,因為書很重,長發怕這書包不能承受,于是就在書包帶上縫上了一點點愛。
早晨,短發背著這更加牢固的書包出發了,短發親吻著長發,長發的發梢,觸到短發的鼻尖,散發出清幽的香氣。
傍晚,短發背著書包一躥一躥地回來了,長發在門邊靜靜地等待,望著回家的短發露出一點微笑。
吃過晚飯,陽臺上,長發為短發清洗著,短發頂著滿頭的泡泡,在陽臺上嬉笑,長發用清水將短發的滿頭泡泡沖洗掉,用手輕輕揉著短發的耳朵和眼睛,然后用毛巾輕輕地為短發擦頭。月光下,被清洗后的短發,顯得烏黑光亮,就像長發一樣,卻不及長發長,長發輕輕地摸著短發說:“孩子,會長長的,就像媽媽的一樣。”
長大后,短發離開了長發,長發為短發的書包縫補著,希望能承受更多的重量,而短發離開后,長發則是無盡的思念、擔憂,時間一點點流逝著,長發不再烏黑光亮,可還是在靜靜等待,等待短發的歸來。
梧桐樹下,是長發等待,還有——落了一地的梧桐葉,短發長長了,回來看望長發,而在門邊看到的還是長發露出的一點點微笑,只是長發不再烏黑光亮。
傍晚,還是在陽臺,只是短發變成了烏黑的長發,這次,由童年的短發為長發清洗,長發變得和泡沫一樣,都是白色的,在月光下,長發顯出銀白色的光澤。
風,輕輕地吹,揚起絲絲縷縷的白發,傳遞著一點一點的愛,讓短發變得更長、更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