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關漢卿
B.王實甫
C.白樸
D.馬致遠
23.教師在講授《水滸傳》分析林沖格時,不宜選取下列哪一情節( )
A.火燒草料場
B.血濺鴛鴦樓
C.誤闖白虎堂
D.風雪山神廟
24.蘇軾所說的“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山水田園詩人是( )
A.陶淵明
B.孟浩然
C.王維
D.杜甫
25.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駱賓王、王昌齡、杜牧分別是初唐、盛唐、晚唐時期的詩人
B.南北朝詩人陶淵明歌頌勞動,贊美淳樸的農村生活,并以此為污濁的仕途相對立,寫出了《歸去來兮辭》《歸園田居》等作品,《桃花源記》更寄予了詩人的理想,反映了對黑暗現實的不滿
C.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唐代大詩人,他的詩作《錢塘湖春行》《憶江南》《春花秋月》《琵琶行》均選自《白氏長慶集》
D.曹操是建安文學的開創者之一,《度關山》《對酒》《短歌行》是其代表作
26.下列作品與作者搭配不正確的是( )
A.《游子吟》——孟郊
B.《泊船瓜洲》——王安石
C.《江雪》——劉禹錫
D.《飲湖上初睛后雨》——蘇軾
27.下列詩歌中,不是自居易創作的是( )
A.《憶江南》
B.《暮江吟》
C.《長恨歌》
D.《夜雨寄北》
28.“初唐四杰”指的是( )
A.王績、王勃、楊炯、盧照鄰
B.沈儉期、宋之問、王勃、駱賓王
C.王勃、杜審言、陳子昂、楊炯
D.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
2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哪個學派的思想( )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道教
二、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14分,共42分)
1.趙峰是班里的數學課代表,不僅數學成績好,其他各科成績也名列前茅。可他上課發言積極,課余時間卻不愿與同學交流,也不喜歡參加班集體活動,顯得有些冷漠。每當有同學問他題時,他總是先強調一下:“連這樣的題都不會做?……那好吧,由我來教教你吧……”久而久之,同學們漸漸地疏遠了他,他的成就感只能從老師的表揚和肯定中獲得。雖然老師明知同學們不喜歡趙峰,卻視而不見。在學期評語中,班主任對他的學習成績贊賞有加,對其他方面只字不提。數學老師也認為他是班上最優秀的學生。
請從職業理念的角度評析材料中兩位老師的教育行為。如果你是趙老師,會如何做?
2.某日上午,沒有完成數學作業的張津津被黃二洲老師叫到講桌前,然后黃老師向全班下達任務:“每個人去打十棍,誰打得不狠就打誰”。結果,全班有36名學生,除了另外3個沒有做完作業的學生外,其余32名學生全部動了手,共打了張津津320棍,黃老師也親自動手打了兩棍。挨打后,張津津疼痛難忍,還被要求坐著聽課,直到放學。回家時,她走到家門口就癱倒了。張母送她就醫時發現其臀部大面積紅腫,部分已經成了紫紅色。幾天后,張津津仍只能趴在病床上。張母說,女兒現在每天晚上只能趴著睡覺。“不趴著不中啊,屁股疼。晚上稍微碰著一點,都疼得喊‘媽媽,我屁股疼’。”
從教師職業道德的角度,分析材料中教師行為存在的問題。
3.閱讀下面的文章,按要求回答問題。
岳樺
任林舉
第一次去長白山,是1995年的夏天。也是從那時起,才知道岳樺是一種樹的名字。那是一種只在長白山土才有的樹。
那時的長白山,還沒有進行大規模的旅游開發,所以并沒有什么所謂的“景點”,許多人去長白山,只有一個目的,就是去看天池。我們大概也是那個樣子,所以一爬上汽車,人們的心和飛旋的汽車輪就達成高度的默契,一路盤旋而上,直奔峰頂。盡管一路上的好花、好樹、好景色層出不窮,似乎都與我們無關。過后,當我重新翻閱那天的記憶時,除太陽未出時的美人松剪影和最后的那泓天池水還算清晰,中間大部分片段都是些紅綠交錯、模模糊糊的虛影,如一張張焦距沒有對準的照片。
只有那些岳樺樹對于我來說,卻是一個意外,也是一個驚奇。
接近山頂時,我無意中將疲憊的目光從嘈雜的人群轉向車外,突然,我感覺到,有什么我不知道的事情正在發生或已經發生。那些樹,紛紛地沿著山體將身軀匍匐下去,并在斜上方把樹梢吃力地翹起。在透明的、微微顫抖的空氣里,我仿佛看到一種神秘的力量或意志,正加到這些樹的軀干之上,使這些倔強的生命在掙扎中發出了粗重的喘息和尖利的叫喊。
這些樹的名字,就叫做岳樺。
本來,樹與樹并立于一處時應該叫做林或森林,但許許多多的岳樺樹并存一處時,我們卻無法以“林”這個象形字來定義這個集體。因為它們并不是站立,而是匍匐,像一些藏在掩體下準備沖鋒或被火力壓制于某一高地之下的士兵那樣,集體臥伏于長白山靠近天池的北坡。如果非給它們一個詞不可的話,或許叫做“陣”或“陣營”更合適一些。那么,構成這個巨大陣營的,到底是怎樣的一支隊伍?它們到底肩負著怎樣的
使命?
我不知道白樺和岳樺在血緣上有什么聯系,不知道它們到底是不是同一種植物,但我堅信,它們彼此是迥然不同的,就算當初它們的生命基因都來自同一棵白樺樹上的同一顆種子。
白樺樹生在山下,與溪水、紅楓相伴,過著養尊處優、風流浪漫的日子,風來起舞,雨來婆娑,春天一頂翠綠的冠,秋日滿頭金色的發,享盡人間的艷羨,占盡色彩的風流,如幸運的富家子弟,如萬人追捧的明星。而岳樺卻命里注定難逃絕境,放眼身前身后的路,回首一生的境遇,卻是道不盡的蒼茫、蒼涼與滄桑。
有人斷言:“性格決定命運。”暫不說這句話用于人是否準確,但用到樹上,肯定是不準確的,實在講,應該是命運決定了性格。岳樺,之所以看起來倔強而壯烈,正是由于它們所處的環境的殘酷。
想當初,所有的樺都是長白森林里白衣白馬的少年,峰頂谷底任由馳騁。后來,那場聲勢浩大的火山噴發,將所有的樹逼下峰頂,就在向下奔逃的過程中,命運伸出了它無形的腳,一部分樺便應聲跌倒。一個跟頭跌下去,就掉入了時間的陷阱,再爬起來,一切都不似從前。前邊已經是郁郁蔥蔥的一片,每一種樹都沿著山坡占據了自己的有利地形,沒有了空間,沒有了去路;而后面,卻是火山爆發后留下的遍地瘡痍與廢墟,以及高海拔的寒冷,但那里卻有著絕地求生的巨大空間,盡管那里有風,有雪,有雷電,有滾燙的巖石和冰冷的水,最后,它們還是選擇了調頭向上。
一旦選擇了返身向上,樺就變成了岳樺。而今,不管我們把怎樣的情感與心愿給予岳樺,岳樺也不可能變成那些明快而輕松的白樺了,如同山下的白樺永遠也不能夠站到它們這個高度一樣,它們再也不可能回到最初的平凡與平淡。因為從白樺到岳樺,作為一種樹已經完成了對樹本身或者對森林的超越,它們的生命已經發生了某種質變。而今,與山中的那些樹相比,它們看起來卻更像一場風;與那些各種形態的物質存在相比,岳樺更像一種抽象的精神。
(有刪節)
問題:
(1)第二段中,作者在描寫長白山之行時插入了一段事后的回憶,這樣寫有什么作用?(4分)
(2)作者堅信岳樺與白樺是迥然不同的,他的主要理由是什么?請根據文意作簡要概括。(10分)
三、寫作題(本大題共50分)
長期以來,師道尊嚴使不少教師習慣于挺直腰板、板起面孔。挺直腰板使教師認為自己能高瞻遠矚,早已不屑于偶爾的蹲身。然而,我們的教育要適應孩子的發展,怎么可以不傾聽他們的心聲呢?
請以“蹲下身來,傾聽孩子們的聲音”為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體裁不限。
一、單項選擇題
1.D【解析】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技術教育是全面發展教育的基本組成部分。
2.C【解析】l985年1月21日,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決定,每年9月10日為教師節。
3.D【解析】教育學生必須了解學生的年齡特征,這要求教師的知識結構應有必備的教育科學知識。
4.A【解析】教師必須具備專門的資格,包括:教師要達到符合規定的學歷;教師要具備相應的專業知識;教師要符合與其教師職業相稱的其他有關規定(如身體狀況、語言表達能力等),同時,教師必須專門從事教育教學工作。
5.A【解析】個體身心發展的順序性是指人的身心發展是一個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復雜、由量變到質變的連續不斷的發展過程。皮亞杰的發生認識論和科爾伯格的道德認知發展論證明了這一規律。
6.C【解析】《中小學班主任作條例》中規定,班主任由學校從班級任課教師中選聘。
7.D【解析】《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2008年修訂)明確指出“自覺抵制有償家教,不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劉老師用假名在培訓機構上課違反了誠信原則,而且是一種變相的家教,是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
8.C【解析】教師職業道德在全社會道德體系中處于核心和主干地位。
9.C【解析】本題考查教育行政訴訟的程序。.
10.C【解析】教育法律救濟的目的在于補救相對人受損害的合法權益,為其合法權益提供法律保護。
11.A【解析】l995年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是我國第一次以國家基本法律的形式明確了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從而為教育事業的改革和發展提供了堅實有力的法律保障。
12.B【解析】教師資格考試科目、標準和考試大綱由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審定。
13.C【解析】京劇四大名旦是梅蘭芳、尚小云、荀慧生、程硯秋。周信芳是中國京劇表演藝術家,京劇麒派藝術創始人。故答案為C項。
14.B【解析】張樂平是中國兒童連環畫的開創者,作品有《三毛流浪記》《三毛從軍記》等。
15.B【解析】提問的是文段支持什么論點,A項的觀點與文中的論述恰恰相反,故可首先排除。C項,文段只是用它作為事例來說明危難時刻,我們不能只顧自我保護意識,而沒了勇氣和血性,也排除。D項表述過于絕對,文段只講在危難時刻我們更需要勇氣和血性,并未說自我保護意識應取消。故選B項。
16.C【解析】開普勒(1571—1630年)是德國著名的天體物理學家,提出了著名的行星運動三大定律。
17.D【解析】在廣義相對論建立之初,愛因斯坦提出了三項實驗檢驗,一是水星近日點的進動,二是光線在引力場中的彎曲,三是光譜線的引力紅移。其中只有水星近日點進動是已經確認的事實,其余兩項只是后來才陸續得到證實。60年代以后,又有人提出觀測雷達回波延遲、引力波等方案。
18.B【解析】《****宣言》和《拿破侖法典》是法國的,《獨立宣言》是美國的,《權利法案》才是英國的,答案選B項。
19.B【解析】本題考查考生的識記能力,洋務運動之所以是中國近代化的開端是因為它引進西方科技,創辦近代工業,答案選8項。
20.D【解析】《莊子•達生》里說,紀省子替齊王馴養斗雞,四十天才完成,訓練好的雞聽見別的雞叫時,沒任何反應,“望之似木雞矣”。后來就用“呆若木雞”形容呆笨。“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國語•周語上》。“眾口鑠金,積毀銷骨”——《史記•張儀列傳》。“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畫,檐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斗角”——唐•杜牧《阿房宮賦》。《資治通鑒•唐紀》記載,武則天時,有人告了周興,則天命來俊臣審問。來俊臣假意同周興喝酒,問周興:“逼供最好用什么刑?”周興說:“只要把犯人裝進大壇子,架起炭火一燒,就什么都承認了。”來俊臣按周興的辦法準備好甕,周圍點上炭火,說“’有內狀推兄,請兄入此甕。”后來用“請君入甕”比喻指以其人之法,還治其人之身。
21.B【解析】多音節語素是指由兩個以上的音節構成的語素。現代漢語中的多音節語素數量較少,而且以雙音節形式為主,三音節以上的語素大多是音譯外來語素。
22.A【解析】略。
23.B【解析】血濺鴛鴦樓的人是武松。
24.C【解析】蘇軾的原話是這樣的:“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摩詰,指的就是王維。王維,字摩詰,外號“詩佛”,精通佛學、佛教。
25.C【解析】白居易沒有《春花秋月》這部作品。
26.C【解析】《江雪》對應的詩人是柳宗元。
27.D【解析】《夜雨寄北》是晚唐詩人李商隱身居遙遠的異鄉巴蜀時,寫給在長安的妻子的一首抒情七言絕句。
28.D【解析】略。
29.A【解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是儒家學派的思想。
二、材料分析題(答案要點)
1.(1)這兩位老師的行為屬于典型的以學習成績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是應試教育的做法。首先,我們現在倡導素質教育,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要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地、全面地發展。其次,現代學生觀強調在當今社會,單純的智育或者智育占絕對主導地位的教育,已經無法滿足社會的需要。教師在教育實踐中,不僅要重視“知識與技能”的傳授,更要看到“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重要性,把學生培養成全面發展的人。
(2)如果我是趙峰的老師,首先,我會在全班進行價值觀的弓}導,在學生之間樹立一種意識:成績并不是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要追求自身的全面發展。從自身做起來引導學生不是盲目地追求高的分數,使學習成績好的同學不能高高在上、盲目得意,成績不好的同學也不必自卑。其次,設計相關活動,促進班集體內團結互助的班風的養成,使同學之間能夠相互幫助,共同進步。最后,對趙峰同學進行個別的輔導,幫助其轉變觀念,積極參加班級活動,多與同學溝通交流,促進其全面發展。
2.(1)黃二洲老師行為違反了教師職業道德行為規范總的“愛國守法”這一職業道德規范。“學生被打322棍”是嚴重體罰學生、侵害學生人身健康的行為,黃老師的行為嚴重侵害了學生的健康權,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違反了愛國守法這一職業道德行為規范。
(2)黃二洲老師行為違反了教師職業道德行為規范總的“關愛學生“這一職業道德規范。“關愛學生”如教師要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平對待學生;對全體學生都要關心、愛護;對學生應嚴慈相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要關心學生健康,維護學生權益,制止有害學生的不良現象,與侵犯學生合法權益的行為作斗爭。
(3)黃老師的做法違反了“教書育人”這第一教師職業道德行為規范。教師要遵循教育規律,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因材施教;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培養學生良好品行;教師對待學生應因勢利導,不能采取簡單、粗暴的方式解決教育教學問題。
3.(1)①補充解釋旅行中的印象;②為下文描寫岳樺作鋪墊。
(2)①它們的命運不同:白樺生長在山下,養尊處優,而岳樺生長在山上,身處絕境;②它們的形態不同:白樺挺拔明快,而岳樺身軀匍匐;③它們的性格不同:白樺風流浪漫,而岳樺倔強壯烈。
三、寫作題(寫作思路)
首先,考生可以從當今教育的弊端入手,說明“蹲下身來,傾聽孩子們的聲音”的重要性。如今的教育是教師站在講臺上,向學生灌輸知識,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不曾宥自己的話語權,不利于學生積極性的發揮。這本質上是學生觀的轉變問題。其次,考生可以結合新的學生觀的樹立與作用展開分析討論。具體闡述新的學生觀是什么,如何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中體現新的學生觀。考生要能夠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與經驗,最好能夠給出成功的教學案例。最后進行總結,點題深化文章主旨。蹲下身來,不僅是一種姿態,更重要的是便于學生感受平等。認真傾聽,不僅是一種教育要求,更體現了一種真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