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教師招聘網
首頁 浙江教師 福建教師 江蘇教師 廣東教師 江西教師 安徽教師 北京教師 上海教師 天津教師 湖南教師 湖北教師 河南教師
河北教師 海南教師 重慶教師 貴州教師 遼寧教師 吉林教師 山西教師 廣西教師 云南教師 陜西教師 甘肅教師 青海教師 四川教師
山東教師 內蒙古教師 黑龍江教師 寧夏教師 新疆教師 西藏教師 教師面試 說課稿 考試大綱 教師招聘試題 特崗教師 教師資格考試 教師資格大綱
杭州教師  廣州教師  長沙教師  南京教師  福州教師  南昌教師  教師考試大綱  教師資格大綱  政治資料  地理資料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說課稿 >> 歷史說課稿 >> 內容

初中歷史說課稿:《秦漢開拓西域和絲綢之路》優秀說課稿范例

時間:2011-10-23 19:56:20 點擊:

《 秦漢開拓西域和絲綢之路 》說課稿

一、說教學理念與目標

(一) 有關教學理念結合

結合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基本精神和初一學生的認知特點,本節課我力求用新課程理念來統領全課,本著促進學生發展的基本原則,尊重學生的主體作用,力求改變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舊模式,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關注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學習方式的轉變,積極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合作探究,獨立思考,團結協作,努力培養學生收集資料,分析、整合歷史資料并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學評價中,采取靈活多樣的評價方式,注重學生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的全程評價,充分發揮歷史教學評價的功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

(二) 有關教學目標

新課程改革將目標指向學生發展的方向,指向以能力和個性為核心的發展。依據《歷史課程標準》,結合本課的內容和授課學生的具體情況,本課教學目標分為以下三點: 1 、知識與能力; 2 、過程與方法;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 知識與能力的目標 中,要求使學生 了解張騫兩次出使西域、西域都護的設置、絲綢之路開通后中外交流等基本史實;能夠正確識讀“張騫通西域路線圖”和“絲綢之路示意圖”,初步掌握識別歷史地圖的基本技能;能夠正確認識絲綢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關于 過程與方法的目標 ,要求識讀“張騫通西域路線圖”和“絲綢之路示意圖”。通過收集歷史資料并處理展示的過程,學習從多種途徑獲取歷史資料并分析、整合歷史信息的方法,并初步掌握探究學習的方法。教學過程中注重對學生學法的指導,不僅學會而且會學。

課堂進程中自始至終注重學生 情感態度價值觀 的升華,通過對張騫克服困難、不辱使命等內容的學習,培養不畏艱難險阻、勇于開拓的精神和堅強意志;通過絲綢之路開通后東西方頻繁進行經濟文化交流的事實,認識絲綢之路在中外經濟文化交流中的橋梁作用;在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與合作意識。

二、說教學內容和過程

(一)有關教材的內容、地位和作用

本課是中國古代史內容。即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大一統的秦漢帝國”主題下的第四課,在學習了本單元秦漢時期大一統的國家形成和發展的背景下,迎來了中國古代民族關系發展史上第一個高峰。本課將在了解中原王朝與匈奴的和戰關系的基礎上,學習張騫出使西域及絲綢之路,同時使學生進一步感知秦漢時期的大一統是全國性的多民族統一,各族間相互聯系、相互依存、取長補短、共同發展,各民族充分發揮其創造性,共同創造了光輝燦爛的秦漢大一統文明,從而加深對本單元主題的深入理解,并為學習下一單元奠定基礎。從長遠的角度看,這節課對培養學生的學科興趣,掌握學法,對學習整個中國古代史乃至世界歷史都有深遠的影響。所以本課的教學地位重要、意義重大。

(二)有關教學重點、難點

根據教學內容與學生學情,從促進學生發展的角度出發,我將本課教學重點定為絲綢之路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因為絲綢之路的開通對民族關系的發展和中西方的交往產生了深遠影響,絲綢之路成為當時和以后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成為東西方交流的橋梁。從學生角度出發,對于初一學生來說,剛剛接觸歷史課,對于類似的探究性問題的學習一方面不是很感興趣,另一方面自身的分析、總結能力有限,所以,更應該在此方面加強鍛煉。

本課的教學難點為張騫出使西域。首先,西域的一部分地區現已屬于國外,另一部分屬于我國西北地區,學生的地理概念陌生,而且,地名多且生疏,讀音書寫難度大。同時,張騫出使西域的意義,初一學生分析、總結時也不容易把握準確。所以,將這部分內容定為本課難點。

(三) 有關教學安排

為達到相應的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結合新課標理念,本節課我設計了四個步驟的教學過程。即: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播放電視劇《大漢天子》中與匈奴戰爭的片段,并提問質疑,導入新課。用視頻片段導入,符合初一學生的認知水平及學習興趣,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二、“團結協作探求新知”。課前將學生分組并布置每組的探究問題,組織學生查閱有關本課的各方面資料。在第一目“中原王朝與匈奴的和戰關系”的學習中,由各組派代表講述查找到的相關歷史故事。在學習“張騫通西域”這一目中,由學生依據地圖,介紹張騫出使西域的情況,并組織學生表演歷史劇《西域歸來》,從而加深對張騫不畏艱難險阻、勇于開拓精神的認識并幫助分析張騫通西域的意義。“絲綢之路”這一目主要通過描繪路線圖、展示收集到的西域物品及討論絲綢之路的作用等活動來完成學習。這一環節的教學也突顯了以活動為中心,圍繞活動開展學習,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突破了重、難點內容。三、“智力闖關小結反饋”,本環節將本課的一些基礎知識制作成競賽題的形式,進行小組搶答、競賽,對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做一評價。四、“深度遷移 拓展升華”,最后將本課主題與現今社會相連,讓學生充當小導游,帶領大家重走絲綢之路,了解今天絲綢之路上的風貌,從而達到知識內化、感受深化,能力強化。本課各環節層層遞進、環環相扣,學生參與了整個教學過程,并在一種輕松愉悅的環境中學習了歷史。

三、說教法、學法指導

(一)有關教法

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本課的教學中我遵循“導而不牽”、“活而有序”等教學思想。教學中體現了由重“教”到重“學”,重結果到重過程的轉變。結合這節課的教學內容和初一學生的特點,采取探究式教學法以及歷史情境教學法、討論法。這些教學方法的運用,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在合作中探究,在活動中成長的理念,并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分析、解決歷史問題的能力及探究學習的能力。

(二)有關學法指導

本節課不僅重視知識的傳授更注重對學生學法的指導,不僅授之以魚而且授之以漁,不僅學會而且會學。針對初一學生重形象思維、知識體系松散和求知欲強等身心特征,結合本課的重點、難點,這節課的教學形式以學生為中心,以活動為中心,以能力為中心。學生參與了整個教學過程,幾乎所有的教學內容都是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完成。在本課中我力求教會學生以下方法:

1 、分組合作法:按小組合理分工,完成自己的任務,培養協作精神,在學習過程中,互相學習,增進友誼,同時也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2 、收集、整理資料:課前將學生合理分組,布置本組要收集的資料內容,教師指導學生通過書籍、網絡等多種途徑查找、收集相關的資料并進行整合,提煉出有價值的信息,從而鍛煉和提高學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3 、成果展示法:學生通過各種方式展示自己收集到的成果,可增強學生的自信心,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

(四) 有關教學媒體

這節課使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其中有電視劇的視頻片段、有動畫的歷史地圖及歷史圖片等資料,其目的在于將多媒體形象直觀的優勢與本課教學內容相結合,且符合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愛好,使學生樂于學習。借助多媒體教學的直觀性、生動性,幫助學生學習較復雜的張騫通西域及絲綢之路路線圖。

(五) 說板書設計

本節課的板書設計采用了提綱式板書,以本課講授內容的內在邏輯關系為線索,體現了本課的知識結構,板書層次分明,內容系統,便于學生提綱挈領地掌握知識。

四、說教學評價

新課程評價應該把學生作為評價主體,在評價過程中,學生不是一系列評價的消極應付者,而應該是主動參與者。課堂上多邊互動的評價能使學生學會自我評價,并能引導學生在自我評價與他人評價的共同作用下前進。

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設計了多元化評價方法了解學生學習情況及教師教學情況。在課堂訓練中,學生完成的任務是具有基礎性、開放性、綜合性、探究性的。在體現任務的基礎性、開放性時,主要采用自評、互評;體現綜合性、探究性時則以師評為主。這樣使學生在課堂中能進行有效的合作、平等的交流。在評價時,我注意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幾方面進行評價,以全面考查學生的學習。還通過“學生歷史學習觀察檢測表”(見附表),了解學生在課前及課堂上如何參與活動,在小組討論中如何與他人合作交流,對學生學習的全過程進行評價。自始至終我尊重學生理解和體驗的差異,注重運用激勵性的語言,有效地控制課堂評價過程使學生體驗成功與進步,認識自我,建立自信,激起學生主動參與學習,不斷創新的欲望,促進每個學生的協調發展。

同時,對于教師自身的教學評價,在整個教學活動中,通過教師對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等情況的觀察,獲取反饋信息,迅速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反思和適當的調整。

附表:

學生歷史學習課堂觀察檢核表

同伴姓名: 日期: 年 月

評 價 項 目

評 價 成 績

該同學在本課的課堂討論中是否積極

積 極

不積極

該同學在資料搜集中是否積極承擔任務

積 極

不積極

該同學在探究學習中是否發現并提出問題

沒 有

該同學在學習中是否有獨特的見解

沒 有

該同學在學習中是否樂于助人

該同學能否注意吸收別人的學習經驗和方法

該同學是否樂于與其他同學共同探討并分享成果

互評等級

“有創意!”

“你真棒!”

“加把勁!”

他(她)有什么值得你學習的地方:

他(她)在學習中還有什么值得改進的地方:

作者:不詳 來源:網絡
  • 文武教師招聘網(www.guoyanxin667788.com) © 2012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站長聯系QQ:799752985 浙ICP備11036874號-1
  • Powered by 文武教師招聘網
  • 特级婬片国产在线观看,欧美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免费看,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一品精,最新国产福利小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理论电影久久网站 | 日韩欧美国产精品91 | 久久久久久五月天 | 日韩综合国产欧美一区 |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线 | 中文字幕久热精品免费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