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畫術語。指畫中物體受光、背光和反光部分的明暗度變化以及對這種變化的表現方法。物體在光線照射下出現三種明暗狀態,稱三大面,即:亮面、中間面、暗面。三大面光色明暗一般間面、暗面。三大面光色明暗一般又顯現為五個基本層次,即五調子:① 亮面一直接受光部分;②灰面一中間面,半明半暗;③明單間交界線一亮部與暗部轉折交界的地方;④暗面一背光部分;⑤反光一單間面受周圍反光的影響而產生的暗中透亮部分。依照明暗層次來描繪物象,一直是四方繪畫的基本方法。文藝復興時期瓦薩里在其《美術家列傳》中就曾論述:“作畫時,畫好輪廓后,打上陰影,大略分出明暗,然后在單間部又仔細作出明暗的表現,亮部亦然。”歐洲畫家中倫勃朗是擅長明暗法技巧的大師。
46、輪廓
造型藝術術語。指界定表現對象形體范圍的邊緣線。在繪畫和雕塑中,輪廓的正確與否,被視為對作品的成敗至關重要。
47、構圖
造型藝術術語。指作品中藝術形象的結構配置方法。它是造型藝術表達作品思想內容并獲得藝術感染力的重要手段。
48、色彩
繪畫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各種物體不同程度地吸收和反射光量,作用于人的禮堂所顯現出的一種復雜現象。由于物體質地不同,和對各種色光的吸收和反射的程度不同,使世間萬物形成千變萬化的色彩。
49、色相
色彩可呈現出來的質的面貌。自然界中各各不同的色相是無限豐富的,如紫紅、銀灰、橙黃等。
50、色度
指顏色本身固有的明度。如七種基本色相中,紫色色度最深暗,黃色色度最明亮。
51、色調
亦稱調子。在一定的色相和明度的光源色的照射下,物體表面籠罩在一種統一的色彩傾向和色彩氛圍之中,這種統一的氛圍就是色調。
或者簡單答:美術作品的主要色彩傾向。
52、色性
色彩的沒屬性。色彩基本分為暖色(也稱熱色)和冷色(也稱寒色)兩類。紅、橙、黃為暖色,給從以熱烈、溫暖、外張的感覺;綠、青、藍、紫為冷色,給人以寒冷、沉靜、內縮的感覺。
53、筆觸
指作畫過程中畫筆接觸畫面時所留下的痕跡。筆觸雖為一種技術因素,但也傳達出畫者的藝術個性和修養,因而,也是畫家藝術風格的一個組成部分。
54、中國畫
簡稱“國畫”。指在中國民族的土壤上長期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在世界美術領域中自成獨特體系的中國民族繪畫。它是用毛筆、墨以及中國畫顏料,在特制的宣紙或絹素上作畫。按表現題材,可分為人物、山水、花竹、禽鳥、畜獸、蟲魚、宮室等畫料。按表現手段和技法,可分為工筆、寫意、鉤勒、沒骨、設色、水墨等畫法。按幅面樣式,可以分為立軸、橫卷、冊頁、扇面等款式。中國畫十分重視筆墨,運用線條、墨色和輕重彩色,通過鉤皴點染,干濕濃淡并用,來表現客觀物象的形體結構,陰陽向背;并運用虛實疏密結合和“留白”等手法來取得巧妙的構圖效果。中國畫的空間處理也比較自由靈活,即可以用“以大觀小”法,畫重山疊嶂;也可以用“走馬看山”法,畫長江萬里。中國畫物別講示“形神兼備”、“氣韻生動”,不但主張要“外師造化”,而且還要“中得心源”,中國畫在畫面上還題寫詩文,加蓋印章,將詩文、書法、篆刻融為一體。
55、西洋畫
指區別于中國傳統繪畫體系的西方繪畫,簡稱西畫。包括油畫、水彩、水粉、版畫、鉛筆畫、鉛筆畫等許多畫種。傳統的西洋畫注重寫實,以透視和明暗方法表現物象的體積、質感和空間感,并要求表現物體在一定光源照射下所呈現的色彩效果。
56、油畫
以易于油劑(亞麻仁油、罌粟油、核桃油等)調和顏料,在亞麻布,紙板或木板上進行制作的一個畫種。作畫時使用的稀釋劑為押發性的松節油和干性的亞麻仁油等。畫面所附著的顏料有較強的硬度,當畫面干燥后,能長期保持光澤。油畫是西洋畫的主要畫種。
57、雕塑
“造型藝術”的一種。是雕、、塑三種方法的總稱。以各種可塑的粘土等或可雕可刻的木、石等材料、制作出各種具有實在體積的形象。雕塑一般分為圓雕、浮雕兩種。由于用途的不同,也分為架上雕塑、紀念性雕塑、裝飾性雕塑、建筑性雕塑等。
58、工藝美術
美術種類之一。指具有一定美術意味的工藝品制作,既滿足人們的物質生活需要,又滿足人們精神生活的需要,是實用和審美的結合,技術和藝術的統一。工藝美術分為兩類:①日用工藝。②陳設工藝。
59、書法
①中國傳統藝術的一種。②寫漢字的方法。中國書法根據漢字的造型規則,運用點畫構成各種形態以表情達意。有正(楷)、草、行、隸、篆(大篆、小篆)等各種書體。書法美的基本因素是點畫,其次才是由點畫組成的結體。故書法用筆至關重要,是對提按、藏露、轉折、輕重、緩急、方圓等矛盾關系的掌握和運用,須講究指忌浮滑輕薄。就能篇而論,書法美在于字里行間氣勢、節奏、韻律及其所傳達的意興情緒。各種書體均講究結構橫直安排有致,顧盼呼應;布局疏密得宜,首尾連貫。
60、素描
一種主要以單色線條和塊面來表現物象的繪畫形式。通常所為鍛煉繪畫基本功的手段,以訓練觀察和表現客觀物象的形體、結構、明暗、質感、量感和空間感的能力。素描亦可作為一種獨立的藝術形式運用于創作。如畫家王式廓的作品《血衣》,即其一例。
61、水粉畫
用水調合粉質顏料描繪出來的圖畫。水粉顏色一般不透明,有較強的覆蓋能力,可進行深細致的刻畫。運用得當,能兼具油畫的渾厚和水彩畫的明快這二者的藝術效果。
62、壁畫
繪在建筑物的墻壁或天花板上的圖畫。分為粗底壁畫、刷底壁畫和裝貼壁畫等。壁畫是最古老的繪畫形式之一,埃及、印度、巴比倫保存了不少古代壁畫,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壁畫創作十分繁榮,產生了許多著名的作品。我國自周代以來,歷代宮室乃至墓室都有飾以壁畫的制度;隨著宗教信仰的興盛,又廣泛應用于寺觀、石窟(例如敦煌莫高窟、芮城永樂宮,至今大量保存著著名的佛教壁畫和道教壁畫遺跡。)
63、漫畫
繪畫種類之一,又稱諷刺畫。高速畫一詞來源于意大利文Caricare,義為夸張,后來演變為專指具有諷刺和滑稽意味的圖畫,即Caricature一詞。通過夸張、變形、假定、比喻、象征等手法,以幽默、風趣、詼諧的藝術效果,諷刺、批評(或歌頌)現實生活中的人和事。
64、寫生
中國畫傳統的術語。將描寫花、木、鳥、獸等生物的繪畫稱為寫生。如五代黃筌《寫生珍禽圖》。在現代通常的繪畫用語中,凡是直接以實物、實景為對象進行描寫,統稱為寫生。
65、速寫
以迅速而準確的觀察力,運用簡練的線條,扼要地描畫出對象的神態、形體、動作等特征的一種畫法。它是培養作畫者敏銳的觀察力和迅速把握對象特征的概括力的重要繪畫手段,也是記錄生活,積累創作素材的重要手段。
66、卡通
卡通一詞在英語中意為“活動的連環漫畫”,動態畫面為卡通片,靜態畫面為卡通畫。
67、冷暖對比
人們根據經驗,把色彩分為冷暖兩大調子:傾向于紅、黃、橙的色調為暖調子,傾向于藍、綠的色調為冷色調。冷色、暖色互為對比色。
68、補色對比
色輪中成180度相對兩色的對比,是色彩對比中最強烈的一種對比關系。如黃——紫,橙——藍,紅——綠。
69、凡高
1853年生于荷蘭,后印象主義畫家。凡高是一個熱愛生活,對藝術執著而充滿激情的畫家。他的作品色彩強烈、筆觸富有個性,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
70、圖案
圖案是實用工藝美術的基礎,在人們生活中運用非常廣泛。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指裝飾性紋樣,廣義指實用性與表現相結合的設計方案。“圖”是圖樣、圖形、圖稿之意;“案”是方案、專案的意思。
71、骨式
圖案最基本的構成方法。
72、置換圖形
是以常規圖形為依據,保持其物體特征,并將物體中某部分被其他相似或不相似所替換的異常組合。
73、招貼畫
又稱宣傳畫或廣告畫,要求運用獨特的藝術形式在較短的時間和一定的空間距離內產生清晰的視覺信息,準確傳達特定主題。
74、題材
文藝作品內容的構成之一。即作品所描寫的、體現一定創作意圖的社會、歷史的生活事件或現象。
75、主題
文藝作品中蘊含著的基本思想。是作品內容的主題和核心,也是作家、藝術家的立場、觀點和創作意圖的表現。
76、封面設計
封面設計是書籍裝幀設計的一部分,書籍裝幀要對封面、書脊、封底進行整體的設計。
77、皴法
中國畫技法名稱。用以表現山石、峰巒和樹身表皮的各種脈絡紋理。主要有披麻皴、雨點皴、折帶皴、斧劈皴等。
78、米羅
1893——1983年,西班牙畫家。超現實主義繪畫的偉大天才之一,他是一位最具獨創性的藝術家,這種獨創性建立在兒童藝術、原始藝術和民間藝術的基礎上。他的作品多采用單純的線和明亮的色彩來表現人、動物和某些象征性的物體,富有裝飾性,充滿了幽默感。其主要作品是:《星空》《小丑的狂歡》等。
79、水彩畫
以水調和水彩顏料繪制,產生透明、輕快、濕潤的藝術效果。
80、版畫
用刀和筆在版面上進行刻畫,再用油墨等顏料將刻好的畫面拓印在紙上。有木板、銅版、石版、絲網等種類。
81、攝影
通過膠片的感光作用,用照相機通過取景、用光等手法拍下富有審美價值的實物影像。它也是廣義上的美術。
82、展示設計
是將特定的物品按特定的主題和目的加以擺設和演示的設計。它能調動一切因素形成人和物的互動交流。
83、藏書票
將圖畫與文字刻在木板上,并拓印成小幅版畫,貼于書本封面內頁之處,作為藏書的標志,稱之為藏書票,一般認為,藏書票是15世紀德國藏書家發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