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我國民族樂器約百余種,按傳統習慣分為(拉弦樂器、管弦樂器、彈拔樂器、打擊樂器)四大類。
3、新中國的第一部新歌劇是(白毛女)。
4、中國民族五聲調式中的4、7、#4、b7四個偏音分別稱作(清角、變宮、變徴 和閏)。(請用民族稱謂書寫)
5、《春節序曲》是我國著名作曲家李煥之的交響樂曲《春節組曲》中的第一樂章。
6.勞動號子最常見的演唱形式是一領眾和。
7、戲曲音樂主要由聲樂與器樂兩大部分構成。京劇的唱腔由西皮腔與二黃腔構成。
8、小提琴協奏曲《梁祝》的作者是陳鋼、何占豪,作品完成于1959年。
9、音樂段落中具有相對獨立的單位,稱為樂句。旋律是由音高和節奏構成的。
10、在西洋管弦樂隊中通常由銅管樂器、木管樂器、弦樂器、打擊樂器等四組樂器所構成。
11、《跳蚤之歌》是由德國偉大詩人歌德作詞,俄國作曲家穆索爾斯基作曲。
12、《勃蘭登堡協奏曲》的作者是巴赫,國籍是德國;《牧神午后》的作者是德彪西,國籍法國。《培爾·金特》的作者是格里格,國籍挪威。
13、貝多芬的交響曲是他創作的重要體裁,一生共創作了9部交響曲作品,其中《第三交響曲》稱英雄,《第五交響曲》稱命運,《第六交響曲》稱田園,《第九交響曲》稱合唱。
14、交響詩是一種長于描寫敘事且具有抒情性、戲劇性的單樂章管弦樂曲,是由李斯特首創的。
15、人民音樂家冼星海一生的作品有近300件。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歌曲有:到敵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救國軍歌等。合唱曲有:黃河大合唱、生產大合唱、九一八大合唱等。交響樂作品有:民族解放交響曲或神圣之戰等。
16、歌劇《白毛女》是我國歌劇成型的標志。
17、音樂是(時間)的藝術,(空間)的藝術,(情感)的藝術。
18、三連音是將基本音符分成均等的(三等分)來代替基本劃分的(二等分)。
19、五連音是將基本音符分成均等的(五等分)來代替基本劃分的(四等分)。
20、三和弦共有三個音,以根音為低音時叫(原位和弦),以三音為低音時叫(六和弦),即三和弦的第一轉位用數字(6)標記,以五音為低音時叫(四六和弦),即第二轉位用數字( 4 )標記。
21、《卡門序曲》的作者是(比才),《合唱交響曲》的作者是(貝多芬)。
22、(音量)是由發音體振動時振幅的大小來決定的,按振幅大音就(強),振幅小音就(弱)
23、提倡學科綜合,在實施過程中,綜合應以(音樂)為教學主線,通過具體的(音樂材料)構建起與其他藝術門類及其他學科的聯系。
24、、根據中低年級學生的身心特點,從(音樂基本要素)入手,通過模仿,積累感性經驗,為音樂喜歡和創造能力的進一步發展,奠定基礎。
25、音樂學科具有的價值:(審美體驗價值、創造性發展價值、社會交往價值、文化傳承價值)。
26、樂曲《百鳥朝鳳》是一首(嗩吶)獨奏曲,二胡獨奏曲《二泉映月》的作者是(阿炳(華韻均))。
27、波蘭著名音樂家(肖邦)創作的音樂作品具有濃厚波蘭民族風格,他的音樂被比作“藏在花叢中的一尊大炮”。
28、《糖果仙人舞曲》是俄國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創作的芭蕾舞劇《胡桃夾子》中一段舞的伴奏音樂。
29、在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毛澤東同志的革命文藝路線指引下誕生的第一部中國新歌劇是《白毛女》。
30、弦樂合奏《二泉映月》是根據我國民間音樂家(阿炳)所作的同名二胡獨奏曲改編而成的。
31、我國民族樂器經過長期的改造與完善,按照其演奏形式、發聲方式的不同,可分為四大類別,即(吹管樂器),(拉弦樂器),(彈撥樂器),(打擊樂器)。
32、1807—1808年,貝多芬在維也納近郊創作的(第六交響曲),又名(“ 田園”)交響曲,這部交響曲以第二樂章“溪邊景色”最為著名。
33、《流水》是根據西安鼓樂的開場鑼鼓和陜西民間打擊樂改編而成的清鑼鼓樂,栩栩如生的描繪了鴨群互相追逐嬉戲的情景。
34、《藍色多瑙河圓舞曲》是奧地利作曲家(約翰/施特勞斯)創作的,為典型的維也納圓舞曲結構。
35、田漢作詞,聶耳作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其原名為《義勇軍進行曲》,是進步影片《風云兒女》的主題歌。
36、1934 年,旅居歐洲的俄籍作曲家亞歷山大?齊爾品舉辦了“中國作品比賽”,當時還是上海國立音專學生的賀淥汀應征寫下的鋼琴獨奏曲《牧童短笛》,一舉奪得頭獎。
37、《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是兒童影片《英雄小八路》的主題歌,原名《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
38、將八度分成十二個均等半音的律制,稱為(十二平均律)。
39、音樂的基本要素包括、節奏、音符、、節拍、曲式、和聲、速度和力度、音色、曲調、織體、音的高低、音的長短、音的強弱等。
40、小號是(西洋銅管)樂器。音色(燎亮輝煌)。善于表現雄壯有力的音樂情緒,還能吹奏(優美如歌)的旋律。
41、笛子獨奏曲《揚鞭催馬運糧忙》以生動樸實的音樂語言,描寫了豐收以后的農民駕著滿載糧食的大車,向國家交售公糧的情景。
42、第九十四交響曲(《驚愕》)是“交響樂之父”——奧地利著名作曲家(海頓)于1781年創作的。
43、1976年,粉碎“四人幫”的喜訊傳到祖國各地,舉國上下齊歡騰。作者鄭路以切身的體會和滿腔的熱情創作了管樂合奏曲《北京喜訊邊寨》。
44、黃自,江蘇川沙人。畢生從事音樂教育工作,其主要音樂作品有:清唱劇《長恨歌》、合唱曲《抗敵歌》、《旗正飄飄》等。
45、聶耳作曲家(云南玉溪)人。主要作品有歌曲(賣報歌)、(義勇軍進行曲)、(鐵踢下的歌女)、舞臺音樂劇(楊子江瀑風雨)、民樂合奏(金蛇狂舞)。
46、根據性別和年齡的差異、音域和音色的特點,將人聲分成若干類別叫(人聲分類)。女高音優美抒情,女中音、女低音(柔和),男高音堅實明亮,男中音、男低音深沉(深厚有力)。音域一般為(13)度,男聲比女聲低一個( 8 )度。童聲音色清脆明亮,音域一般不超過( 10 )度。
47、號子也稱勞動號子,它與相應的(勞動節奏)緊密配合,起著統一(動作),鼓舞(情緒)的作用。如:(打夯)號子、(東北)號子、(拉纖)號子等。演唱形式多為一領眾和。
48、聲樂演唱形式有(獨唱)、(對唱)、(齊唱)、(輪唱)、(表演唱)、(合唱)、(重唱)等演唱形式。
三、判斷題
1、《都有一顆紅亮的心》、《智斗》均為現代京劇《沙家浜》中的唱段。(× )
2、奧地利作曲家莫扎特創作的四手聯彈鋼琴曲《軍隊進行曲》流傳甚廣,深受人們喜愛。(× )
3、在音樂中用各種時值的休止符表示沒有聲音的時間,簡譜中用“0”表示。( √)
4、低音為根音的和弦一定是原位和弦。( √)
5、單音程轉位后構成的一定是復音程。(× )
6、管弦樂曲《四小天鵝舞曲》選自舞劇《天鵝湖》,通俗易懂、流傳廣泛。(√ )
7、3/8拍子與6/8拍子都是單拍子。 (× )
8、《跳圓舞曲的小貓》是一首專為孩子們寫的管弦樂曲。描繪了一只天真、活潑的小貓在音樂伴奏下跳著優美的圓舞曲。( √)
9、《十面埋伏》是我國傳統器樂作品中大型琵琶曲的優秀代表作。( √ )
10、舞劇《天鵝湖》第三幕中的《那不勒斯舞曲》,是以圓號為主奏樂器的。( ×)
11、德國作曲家萊昂?耶塞爾創作的《玩具兵進行曲》是一首充滿兒童情趣的管弦樂曲。
( √ )
12、手風琴獨奏曲《我為祖國守大橋》是根據同名歌曲改編而成的。(√ )
13、《庫爾班大叔喜洋洋》是一首具有濃郁西藏風格特點的少兒歌曲。( ×)
14、無伴奏合唱是只用人聲演唱而不用樂器伴奏的音樂表演方式。( √ )
15、《鳳陽花鼓》是流傳于福建、廣東等地的一種民間歌舞曲。( ×)
四、連線題
1、用連線將下列朝代與之相對應的文藝形式相連。
( D )1鐘鼓之樂 A 北宋
( C )2相和大曲 B 唐朝
( B )3歌舞大曲 C 秦漢
( A )4諸宮調 D春秋戰國時期
2、
( C )1古琴 A 非洲
( A )2拇指鋼琴 B印度
( D )3風笛 C中國
( B )4西塔爾琴 D愛爾蘭
( E )5佳美蘭樂隊 E印度尼西亞
3、
( C )1《小白菜》 A青海民歌
( A )2《四季歌》 B山東民歌
( B )3《包楞調》 C河北民歌
( E )4《茶花女》 D大仲馬
( F )5《奧涅金》 E小仲馬
( D )6《基督山伯爵》 F普希金
五、名詞解釋
1、交響曲
交響曲是由管弦樂隊演奏的多樂章的音樂作品。一般由四個樂章組成。1、快板、活潑2、慢板3、小步舞曲或諧謔曲 4、急板或快板
2、舞劇
舞劇是以舞蹈、音樂、戲劇構思和舞臺美術融合在一起的綜合藝術。
3、板腔體(附加題)
4、樂段(附加題)
六、問答
1、請寫出在《課標》三維目標中知識與技能部分對音樂基本技能的表述。
答:培養學生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歌唱,學習演唱、演奏的初步技能,在音樂聽覺感知基礎上識讀樂譜,在音樂表現活動中運用樂譜。
2、節奏與節拍的關系。
答:節奏與節拍是構成音樂的重要因素。它們在音樂中永遠是并存的,不可分離的。節奏是總的時間組織,節拍是強弱拍的有規律地重復,節奏包含節拍的特點,但節拍卻不能體現出節奏的全部意義,它是在某種節拍基礎上的音的時值長短方面千變萬化的組織形態。
3、浪漫主義時期的音樂特點?(附加題)
4、古典主義時期的音樂特點?(附加題)
七、論述
1、請你談談音樂課中如何合理地使用多媒體。
答:在音樂教學中,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可以大大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啟發學生的思維,豐富想像力、創造力、表現力,使學生加深對音樂的感受和理解,在潛移默化中培育學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
(1)創設情景,激趣導入新課
興趣是調動思維、探求知識的內動力。在導入新課時,用流動的畫面來體現教學意圖,創設出絢麗多彩、聲情并茂的環境,給學生以美的熏陶及享受,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
(2)入情入理,解決教學難點
音樂知識教學是小學音樂教學體系中的一個基本內容,也是豐富學生的音樂內涵,提高學生音樂素養的重要內容,是學好新歌的前提和基礎。任何教學、任何課堂如果脫離了本質,科學的知識的傳授,無論怎樣創新將會像水上的浮萍。只有將音樂知識的落實和歌曲情緒表達兩者和諧統一,才能使歌曲更完美。根據兒童的認識特點,運用多媒體把抽象的理論形象化,使虛擬音樂形象變得直觀具體。樂理知識的教學一直是音樂教學的難點,使重點突出,難點化易,既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又可起到培養學生創造力的作用。
(3)以情帶聲,感受理解歌曲
在解決了重難點之后,進入到歌曲的演唱這一環節,演唱歌曲是學生易于接受和樂于參與的表現形式。歌曲技能的練習,應結合演唱實踐活動進行。利用電教手段,創設與歌曲表現內容相適應的教學情景,激發學生富有情感地歌唱,以情帶聲,聲情并茂。
(4)設境表情,感受表現歌曲
教師創設特定的情景,使學生在學會歌曲后充分宣泄情感,“歌詠不足,則手舞之,足蹈之”。
總之,現代化教學手段課件的應用,使傳統課堂教學不便或無法解決的問題迎刃而解,擴大了信息,充實了容量,加快了節奏,提高了效率。
2、結合貝多芬的具體作品,談談他的音樂風格及其創作特點。(附加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