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維護全體考生和考務工作人員的健康權益,招聘單位可能根據疫情形勢在必要時調整疫情防控方案。考生須按要求配合完成疾病篩查工作,并在招考各過程中按要求佩戴好口罩。
(四)筆試
1、筆試時間暫定為2021年11月6日(周六)上午,具體以準考證上的時間、地點為準。參加考試時,必須同時攜帶筆試準考證和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證(不可用電子身份證代替)。缺少證件的考生不得參加考試。
2、筆試科目分為公共基礎知識和學前教育專業知識兩科,滿分各為100分,考生筆試成績按公共基礎知識成績占40%、學前教育專業知識成績占60%合成(四舍五入保留兩位小數)。
3、各崗位具體筆試科目詳見附件。
4、2021年11月10日(周三)開始,考生可在報名網站查詢本人的筆試成績,對筆試成績有異議者可于11月11日(周四)(9:00—12:00)到長沙市機關事務管理局人事教育處(長沙市政府一辦公樓135辦公室)遞交書面查分申請(須附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證和筆試準考證的復印件),并于11月12日(周五)(13:00—17:00)到申請查分的地點領取查分結果。
本次考試不指定考試復習用書,不舉辦也不委托任何機構舉辦輔導培訓班。
(五)資格審查
1、進入資格審查的人選,在報考同一崗位的人員中根據筆試成績由高分到低分,按招聘計劃數1:3的比例確定。若筆試成績相同的,學前教育專業知識成績高者入圍。
2、進入資格審查的人員名單將于2021年11月15日在長沙市機關事務管理局網站上公布,資格審查具體時間和地點另行通知。
3、資格審查時須提供本人的《長沙市事業單位公開招聘考試報名表》和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證、學歷證書(或高校應屆畢業生就業推薦表)以及報考崗位所需的其他相關材料的原件和復印件。
4、不按時參加資格審查或資格審查不合格的人員取消考核資格,在報考同一崗位的人員中按筆試成績從高到低依次遞補,若筆試成績相同的,學前教育專業知識成績高者入圍。同一崗位遞補不超過2次。
(六)考核
1、資格審查合格人員進入考核。
2、考核方式為:結構化面試(占50%)+試教(占50%)。
3、資格審查合格人員名單和考核公告將在長沙市機關事務管理局網站(http://swj.changsha.gov.cn)上公布。
4、考核合格分數線為70分,低于合格分數線的考生不進入體檢程序。
(七)總成績合成
考生總成績按筆試成績占40%、考核成績占60%合成(四舍五入后保留兩位小數)。
(八)體檢
1、體檢對象以崗位招聘數為基數,按1:1的比例,在達到合格分數線以上人員中依總成績從高分到低分確定,若總成績相同的,筆試成績高者入圍。入圍體檢人員名單及體檢公告將在長沙市機關事務管理局網站(http://swj.changsha.gov.cn)上予以公布。
2、體檢參照現行公務員錄用標準執行。
3、未完成體檢或體檢不合格者不能列為考察對象。出現體檢不合格或者棄權時,可從報考同一崗位達到合格分數線以上的考生中按總成績從高分到低分依次遞補,若總成績相同的,筆試成績高者入圍(同一崗位遞補不超過兩次)。
(九)考察
1、體檢合格人員進入考察。
2、考察由用人單位和主管部門組織實施,參照公務員錄用考察有關規定進行。
3、當考察出現不合格或棄權,導致該招聘崗位考察人選空缺時,可從報考同一崗位達到合格分數線以上人員中依總成績從高分到低分依次遞補,若總成績相同的,筆試成績高者入圍(同一崗位遞補不超過兩次),經體檢合格后進行考察。
(十)公示、聘用
1、考察結束后,考察合格人員即為擬聘用人員。
2、擬聘用人員名單經用人單位主管部門審查,報長沙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審核通過后在長沙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官網上進行公示,公示期為7個工作日。公示期間放棄,或被舉報查實為不合格的,可從報考同一崗位達到合格分數線以上人員中依總成績從高分到低分依次遞補,只遞補一次。
3、擬聘用人員名單經公示無異議后,用人單位將《長沙市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人員名冊》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并辦理相關人事手續。
4、所有聘用人員須與用人單位簽訂聘用合同,按規定約定試用期。試用期滿合格的,予以正式聘用;不合格的,取消聘用。
六、其他
1、咨詢電話:長沙市機關事務管理局人事教育處0731-88665711
2、報名技術咨詢電話:0731-82816119、88806570
3、監督電話
招聘單位主管部門監督電話:
長沙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事業單位人事管理處0731-88666037
長沙市紀委監委駐市政府辦公廳紀檢監察組 0731-88667193
長沙市機關事務管理局機關紀委 0731-88665710
1、2021年長沙市機關事務管理局所屬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崗位表.docx
3、長沙市機關事務管理局所屬事業單位2021年公開招聘工作人員疫情防控方案.doc
5、湖南省居民電子健康碼、通信大數據行程卡、防疫健康信息碼生成流程.doc
長沙市機關事務管理局
長沙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2021年10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