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確立合理的智力活動原型;
(2)有效進行分階段練習;
(3)在練習過程中應注意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注意原型的完備性、獨立性和概括性;適應培養階段的要求,正確使用語言;注意學生的個別差異。
15、怎樣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1)激發好奇心、求知欲。培養創造動機;
(2)培養發散思維和集中思維相結合的能力;
(3)培養發展學生的直覺思維的能力;
(4)促進創造性的活動,培養創造性的個性品質。
16、注意有哪些品質特征?它可以分為哪幾類?
注意的品質特征有:注意的范圍;注意的穩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轉移。
注意可分為:不隨意注意(無意注意);隨意注意(有意注意);隨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
17、良好的記憶品質表現在哪些方面?
(1)記憶的敏捷性。這是記憶的速度和效率特征。
(2)記憶的持久性。這是記憶的保持特征。
(3)記憶的準確性。這是記憶的正確和精確特征。
(4)記憶的準備性。這是記憶的提取和應用特征。
18.怎樣幫助學生降低考試焦慮?
(1)考試焦慮是考試時常見的一種心理現象。如果面臨重要的考試,而學習者又不是十分有把握,往往就會產生強烈的不安和擔憂。
(2)考試焦慮有一個最佳值,處于這個值時,考試效果最好,過低或過高,都會使學習受到抑制,最常見的問題是過度考試焦慮。
考試焦慮的矯正可通過以下方法。
①自信訓練。讓學生正確認識考試的重要性,擺正考試的位置,不要把考試看成是至高無上的東西。
②進行放松訓練或系統脫敏等,放松訓練有意念放松法和肌肉放松法。
③考試焦慮還可用想象系統脫敏法降低。
19、為什么說教育在人的發展中起主導作用?
(1)教育是一種有目的的培養人的活動,它規定著人的發展方向;
(2)教育,特別是學校教育給人的影響比較全面、系統和深刻;
(3)學校有專門負責教育工作的教師。
20、教師應具有什么樣的能力結構?
(1)必須具備組織教育和教學的能力,表現在善于制定教學計劃,編寫教案,組織教學,與家庭、社會配合等方面;
(2)具備語言表達能力,教師語言應具有科學性、邏輯性和啟發性,并善于結合姿態、表情、手勢,使語言更具表現力;
(3)具備組織管理能力,表現在善于組織和管理班集體,對學生和班級日常工作良好地組織管理方面;
(4)具備自我調控能力,對于出現的新情況,教師能及時分析調整,使工作達到最優化的程度。
21、論依靠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的德育原則。
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和發揚學生品德中的積極因素,限制和克服消極因素,揚長避短,因勢利導,使學生思想品德不斷進步。
①要用一分為二的觀點,找出學生思想品德中的積極和消極因素;
②善于創造條件使積極因素健康成長,并逐步使這一因素成為學生思想因素中的主導力量;要培養學生的進取心,啟發他們自我教育,發揚優點,克服缺點。
22.如何利用學習動機與學習效果的互動關系來培養學習需要?
(1)學習動機通過直接制約學習積極性,影響學習效果;
(2)由于學習效果所產生的成敗體驗,反作用于學習動機;
(3)掌握評分的藝術,使每個學生體驗到成功感;
(4)使學生掌握扎實的知識技能,獲得真正的成功。
23.什么是注意?怎樣培養學生良好的注意品質?
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動對一定事物或對象的指向性與集中性。
良好注意品質的培養:
①要培養學生廣泛而穩定的興趣;
②要加強意志力的鍛煉,培養“鬧中求靜”的本領;
③要養成嚴肅認真的學習態度,培養良好的注意習慣;
④要考慮學生的個別差異有針對性地培養良好注意品質。
24.影響印象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1)自然特征:包括社會刻板現象和暈輪效應
(2)社會特征:人們能說明其在正式社會結構中明確位置的信息,確定其社會角色,然后再從他的社會角色來預言其行為,確定其對于我們的意義,確定我們行為的適當性。
(3)心理特征:我們是依據具有社會評價意義的人際關系特征和智力特征來對別人進行歸類,并據此為自己的行為進行明確的方向。
25.請闡述青少年人際交往的發展特點,并談談如何對青少年進行人際交往教育?
青少年的人際關系的發展:
①朋友關系在青少年生活中非常重要;
②在情感、行為、觀點上與父母逐漸脫離,父母的榜樣作用也弱化了;
③在師生關系方面,他們開始評價教師的好壞,有自己喜歡和不喜歡的教師。
青少年的人際交往的教育:
①人際交往的基本原則:互相接納,社會交換,維護自尊,情境控制。
②人際關系的建立:第一印象,主動交往,移情理解。
③人際關系的維護:避免爭論,勇于認錯,學會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