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國現見最古老的一部民歌集是《詩經》,它反映的是北方十五個地區繁雜的社會生活。( )
2.《楚辭》中最著名的作品是《九歌》,這些歌曲是用來祭祀的。( )
3.《蘇武牧羊》這首歌曲產生于20世紀的辛亥革命后的三四年。( )
4.《小白菜》是河北民歌。( )
5.《十二蓮花》是山東壽張民歌。( )
6.《清江河》是湖北民歌。( )
7.勞動號子的起停是由勞動條件和勞動過程決定的。( )
8.內蒙漢族地區的山歌叫“牧歌”。( )
9.客家山歌是南方的山歌。( )
10.“爬山調”這一山歌形式在內蒙漢族地區也叫“爛席片”。( )
11.“花兒”主要流行在甘肅、青海、寧夏三省區。( )
12.《太陽出來喜洋洋》屬于四川矮腔山歌。( )
13.《紗羅帶》是流行在福建永春一帶的山歌。( )
14.河北中部有一載歌載舞的民歌叫《小放!,它是描寫男女之間愛情的歌曲。( )
15.《沂蒙山小調》原曲調產于山東的沂蒙山區。( )
16.《一只鳥仔》是江西的兒歌。( )
17.《猜調》是云南漢族兒歌。( )
18.《十大姐》是流行于云南的(采茶)中的一種。( )
19.《五哥放羊》是用二人轉的形式演唱的。( )
20.哈薩克民歌《美麗的姑娘》是一首頌歌。( )
21.藏族民歌中的“卓魯”指的是放牧歌曲。( )
22.藏族民歌中的“囊瑪”指的是一種情歌。( )
23.“長鼓舞”是流行在廣西苗族的一種民間歌舞。( )
24.在隋唐時期民間已流行一種講唱形式的“說話”,這種“說話”就是“說唱音樂”。( )
25.道情、蓮花落、彈詞說唱音樂形式產生于元明時期。( )
26.我國現今已保留下來曲藝文化遺產有200多個曲種。( )
27.曲藝中的“牌子曲”類主要伴奏樂器,北方以大三弦為主。( )
28.京韻大鼓的演唱形式屬于曲牌體。( )
29.山東琴書是在曲牌體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曲藝品種。( )
30.四川清音屬于牌子曲類曲種。( )
31.中國“戲曲”一詞最早出現在清末民初。( )
32.康熙末年四大徽班進京演出。( )
33.昆曲是我國的一個古老劇種,它起源于浙江昆山一帶。( )
34.豫劇屬于曲牌體。( )
35.越劇和主要伴奏樂器是板胡。( )
36.呂劇屬于曲牌體形式的劇種。( )
37.我國的吹管樂器大都屬于銅管樂器。( )
38.《牧民新歌》是用梆笛演奏的。( )
39.《江河水》這一樂器最初是二胡獨奏樂曲,后來移植到雙管,成為雙管獨奏樂曲。( )
40.二胡曲《三門峽暢想曲》是何占豪的作品。( )
41.《十面埋伏》是一首琵琶武曲。( )
42.鼓吹樂最早流行于我國的西南地區。( )
43.據史料記載,西安鼓樂最早起源于唐代。( )
44.據史料記載福建南曲大約起源于宋時期。( )
45.魯迅先生在《門外文談》中闡述了中國民歌勞動號子是怎樣產生的。( )
46.京劇中使用的曲牌大多數是從秦腔吸收來的。( )
二、填空題:(每題0.5分,共21分)
1.岳飛的《滿江紅》全曲有兩大段組成,稱為上、下片的曲調,其曲調基本是下片是上片的重復,這種曲式結構在民族調式上稱為( )。
2.勞動號子在勞動生產過程中主要起組織勞動、指揮勞動( ),調節勞動精神作用。
3.《走絳州》是陜西省一勞動號子,它屬于( )號子。
4.勞動號子的節奏型基本有三種類型:節奏律動型、寬長律動型、( )。
5.爬山調主要流行于內蒙古的( 。┎康貐^。
6.爬山調的曲結構非常簡單,大部分以重復為主,即下樂句少為改變結束音,結束音多為( )度關系。
7.流傳在甘肅、青海、寧夏一帶的山歌人們稱它“花兒”,也叫少年,它還有一個名字叫( 。。
8.四川山歌可分為“( 。鄙礁韬汀捌角弧鄙礁琛
9.客家山歌的演唱形式是:可以獨唱、對唱和具有歌會性質的“山歌擂臺”,“山歌擂臺”多在( 。╅g舉行。
10.小調的流傳與發展主要是職業藝人的傳播和唱本印行,所以不像山歌那樣( )。
11.《茉莉花》是一首人們愛唱的民間小調流傳于全國,這首民歌還被( 。┳髑移掌跄嵊糜诟鑴 秷D蘭多》中。
12.兒歌大多是反映( )的歌曲。
13.“采茶”是廣泛流行在南方各省的民間歌舞形式,廣西叫“( )”和“( )”、江西叫“三腳班”“茶籃燈”或“燈子”。湖北、湖南稱“采茶”。
14.二人臺的音樂基本上有兩個部分:一部分是( 。徊糠质牵ā 。。
15.西藏是歌的海洋,而藏語里的“魯”含有( 。┑囊馑。
16.蒙古民歌的音樂有著不同的演唱形式,但大體可分為( 。。
17.( )時代是說唱藝術最為發達的一個時期。
18.京韻大鼓主要流行于北京、( 。┮粠А
19.河南墜子主要有三各種藝術風格( 。、( 。ⅲā 。。
20.中國“戲曲”一詞最早出現在元末明初14世紀,文學家陶宗儀的《 》一書中。
21.現代被稱為四大聲腔系統的是:( 。、高腔、梆子腔、皮黃腔。
22.現在的京劇藝術形式主要是吸收了( 。﹦》N的表演藝術形式和經驗而得已完善的。
23.戲曲中的樂隊伴奏分文場武場:文場指的是( 。┌樽嗖糠,武場指的是:打擊樂器的伴奏部分。
24.京劇是在乾隆末年進京的,并在( )、( 。┠觊g形成于北京。它是在吸收其它藝術形式的基礎上而形成的。
25.“二黃慢板”是由( )派生出來的。
26.“西皮原板”的唱詞字位采取( 。
27.京劇中的“吹腔”來自于( 。┑穆暻幌到y,主要特點是以笛或嗩吶伴奏。它的板式是一板三眼。
28.昆曲字少腔多,發音圓潤、輕柔婉轉、刻畫細致,( ),表演細膩,講究四聲,韻律嚴格。
29.豫劇文場的主要伴奏樂器是:( )、( 。、( 。。
30.花鼓戲形成至今已有( )多年的歷史了。
31.周代主生了樂器分類法,它們是:( )、( )、( )、( )、( )、( )、( )、( )。
32.笛子獨奏曲《喜相逢》是一( )曲式結構。
33.管子傳入我國約在( )時。
34.《二泉映月》是一變奏體的樂曲,但它的主題卻有三個樂句10個小節組成,其結構是:( )。
35.古琴琴弦用蠶絲做的,但用弦琴界特別講究,而弦是( 。┊a的為上品。
36.箏解放后弦最多達到( )根弦的蝶式箏。
37.蘇南十番鑼鼓的組織主要有兩種:一種是職業僧道樂隊,多用于( );一種是半職業農民的樂隊,多用于活動。
38.江南絲竹樂約在清末就在江南一帶盛行了,演奏絲竹的組織有( )和( )兩種。
39.現今民族管弦樂隊規模較大,一般在( )人以上,由吹打彈拉四組樂器組合而成。
40.( )弦樂曲《春江花月夜》約于1925年由上海大同樂會柳堯章和鄭覲文等根據汪昱庭傳譜琵琶曲《潯陽夜月》改編而成的。
41.民歌是一綜合詞,它包含歌和謠,它們之間有時是( )的,有時是( 。┑摹
42.黃梅戲原稱“( 。焙汀埃ā 。。
三、選擇題:(每題1分,共16分)
1.《蘇武牧羊》這首歌曲是( )。
①原來就有的古曲②當時北京音樂家填詞③北京一位中學教師創作
2.《舂米號子》是( )民歌。
①江蘇②安徽③浙江
3.信天游《蘭花花》這首民歌是用一個女孩的名字取名的歌曲,這首民歌主要表達了對封建社會制度控訴和反抗,這首民歌主要流行于陜西( )縣
①榆林②固臨③綏德
4.北方有一山歌,它流行于當地十幾個民族之中,這種山歌叫( )。
①山曲②爬山調③花兒
5.山歌在我國分大類。
①二②三③四
6.《斑鳩調》是( )的一首兒歌。
①江西②福建③臺灣
7.《送我一枝玫瑰花》是一首( )族民歌。
①維吾爾②哈薩克③藏族
8.藏族民歌《格巴桑松》是( )類民歌。
①囊瑪②鍋莊(果諧)③西珈
9.中國曲藝共分( )種類。
①五②六③七
10.戲曲唱腔板式多樣,名稱各異,一般可分( )類。
①三②四③五
11.越劇最初誕生在( )初。
①18世紀③19世紀③20世紀
12.笛子獨奏曲《喜相逢》是用( )演奏的。
①曲笛②梆笛
13.我國民族樂器中的拉弦樂器可分( )二類。
①膜嗚②板鳴
14京胡獨奏曲《夜深沉》是根據昆曲曲牌( )京劇樂師
們加工改編發展而成的。
①《風吹荷葉煞》②《小開門》③《柳青娘》
15.揚琴曲《將軍令》由李德才、李德元、李小元、項祖華根據四川揚琴(曲藝)開場音樂曲牌《 》整理的。
①將軍令②水龍吟③老八板
16.對“民歌的各類歌種的創作及產生情況各有不同,應對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這一觀點是( )。
①聞一多②魯迅③馮光鈺
四、名詞解釋:(每題3分,共20分)
1.《詩經》
2.神歌
3.維吾爾族民歌
4.四川清音
5.黃梅戲
6.古琴
7.打擊樂合奏
五、論述題:(每題7分,共20分)
1.簡述民歌與人民的關系。
2.簡述中國民族樂器的產生與發展。
3.簡述江南絲竹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