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教師招聘網
首頁 浙江教師 福建教師 江蘇教師 廣東教師 江西教師 安徽教師 北京教師 上海教師 天津教師 湖南教師 湖北教師 河南教師
河北教師 海南教師 重慶教師 貴州教師 遼寧教師 吉林教師 山西教師 廣西教師 云南教師 陜西教師 甘肅教師 青海教師 四川教師
山東教師 內蒙古教師 黑龍江教師 寧夏教師 新疆教師 西藏教師 教師面試 說課稿 教案 考試大綱 教師招聘試題 特崗教師 教師資格考試
長沙教師  南京教師  教師考試大綱  教師資格大綱 最新教師招聘信息  最新事業單位招聘信息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教師資格證考試 >> 小學教師資格試題 >> 內容

2012年教師資格證認定考試小學心理學全真模擬試題及參考答案十二(2)

時間:2012-5-12 15:17:39 點擊:

三、填空題(在每小題的空格中填上正確答案,錯填、不填均不得分。每小題1分,共10分)
1.課堂管理始終制約著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有效進行,具有促進和維持的功能。
2.根據性格的特征差異,可將性格分為__________型、情緒型和__________型。
3. 的學生是指感官和智力正常而學習結果遠未達到教學目標的學生。
4.研究表明,新的學習需要的形成可以通過兩條途徑,即一是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
5.“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體現了教授學習策略能提高遷移的__________。
6.在學習達到剛好成誦以后的附加學習叫__________。
7.原型定向就是了解心智活動的__________,這一階段就是使主體掌握__________的階段。
8.指導教學模式由__________、講演、__________、反饋和__________等環節構成。
9.教師成長與發展的基本途徑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通過__________作為教師隊伍的補充;另一方面是通過__________提高在職教師。
10.從__________人手來培養創造性是促進創造性產生的一條有效途徑。

四、判斷題(判斷下列各題正誤,并在題后括號內打“√”或“×”。每小題1分,共10分)
1.學習期待就其作用來說就是學習的誘因。 ( )
2.按知識本身的復雜程度來劃分學習的類型,由低到高依次是符號學習、概念學習和命題學習。 ( )
3.教師的領導風格對課堂管理沒有影響。 ( )
4.分析問題是解決問題的開端。 ( )
5.個人面對問題情境時,在規定的時間內產生的觀念越多,表示其思維的流暢性越高。 ( )
6.個體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思維沿著許多不同的方向擴展,使觀念發散到各個有關方面,最終產生多種可能的答案的認知方式稱為發散型認知方式。 ( )
7.教育過程中應獎勵一些具體的道德行為,而不是獎勵一些概括性的行為。 ( )
8.品德受道德觀念控制,所以有時不是自己的自覺行為。 ( )
9.一個測驗能夠測量出其所要測量的東西的程度是信度。 ( )
10.關注情境階段的教師,更多地考慮的是學生的個別差異。 ( )

五、名詞解釋(每小題2分,共10分)
1.消退
2.定勢
3.人際關系
4.正式評價
5.算法式

六、簡答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1.簡述具有場依存認知方式的人的認知特點。

2.性格差異的教育意義有哪些?

3.操作熟練階段的動作有哪些特點?

4.心理輔導工作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七、論述題(共10分)

實踐中應如何開展對特殊兒童的教育?

八、案例分析題(共10分)

教學生識字有很多技巧,有一位教師告訴學生如何區別“買”和“賣”兩個字時說:“多了就賣,少了就買。”學生很快就記住了這兩個字。還有的學生把“干燥”寫成“干躁”,把“急躁”寫成“急燥”,老師就教學生記住:“干燥防失火,急躁必跺足。”從此以后,學生對這兩個字再也不混淆了。這些教法有何心理學依據?

一、單項選擇題
1.D【解析】相對標準是以其他學生的成績為依據,構成一個常模參照系。因此選D。 ?
2.C【解析】布魯巴奇提出了教師反思的四種方法。
3.D【解析】具體運算階段的標志是守恒觀念的形成。
4.D【解析】一般情況下,心理學家們按技能的性質和特點將其分為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
5.A【解析】認知內驅力以知識作為目標,從知識的獲得中得到滿足,所以是最穩定、最重要的學習動機。
6.C【解析】動機水平增加,學習效果也會提高。但是,動機水平并不是越高越好,動機水平超過一定限度,學習效果反而更差。耶克斯和多德森認為中等程度的動機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學習效果的提高。
7.D【解析】陸欽斯為了探索定勢對解決問題的影響,設計了“量杯”實驗。
8.C【解析】感性概括是在直觀基礎上憑直覺、自發進行的一種低級的概括形式。
9.B【解析】遺忘曲線表明遺忘的進程是先快后慢。
10.C【解析】加里培林將心智技能的形成過程分成了五個階段,第五個階段是內部言語動作階段。
11.A【解析】題干是對組織策略的名詞解釋。
12.A【解析】題于是對復述策略的名詞解釋。
13.D【解析】傳統心理學對問題解決的研究往往脫離中小學學科教學實際,很難指導課堂教學。現代認知心理學結合中小學學科特點進行問題解決研究,發現不同類型的知識在問題解決過程中有不同的作用。
14.B【解析】若一個新信息與其他信息聯系越多,回憶就越容易,因此它是一種理解性的記憶策略。
15.C【解析】道德行為是在一定的道德認識指引和道德情感激勵下所表現出來的對他人或社會具有道德意義的行為。c項既對他人(營業員)有意義,又對社會(文明)具有道德意義。
16.C【解析】在艾里斯的理性情緒輔導方法的ABCDE步驟中,A為要件.B為觀念,C為情緒,D為駁斥,E為新觀念。
17.C【解析】布盧姆等人認為只要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適當的教學,幾乎所有的學生對幾乎所有的學習內容都可以達到掌握的程度。基于這一理念,他們提出了掌握學習的教學策略。
18.A【解析】題干是對問題行為的解釋。
19.A【解析】客觀性是任何科學及其研究都必須遵循的原則,教育心理學也不例外。
20.C【解析】上位學習也叫總括學習,即通過總結歸納獲得意義的學習。

二、多項選擇題
1.ABCD【解析】評價不屬于交互式教學模式要傳授給學生的學習策略。
2.ABCE【解析】因為是在認識過程中,因此D可排除。
3.BCD【解析】缺乏義務感、責任感和羞恥感.也就無所謂品德的發展。
4.BCE【解析】桑代克與華生是行為主義學派的學者。
5.ACE【解析】建構主義的基本觀點是通過知識觀、學習觀和學生觀體現出來的。
6.ACE【解析IBD是根據記憶內容的不同劃分的。
7.ACDE【解析】教育心理學對教育實踐具有描述、解釋、預測和控制的作用。
8.ABCD【解析】心理測驗可分為認知測驗與人格測驗,態度量表是人格測驗的一類。
9.ACD【解析】行為目標的陳述應具備的三個要素是:具體目標、產生條件、行為標準。
10.ABE【解析ICD是影響課堂管理的主要因素。

三、填空題
1.教學,評價;2.理智,意志;3.學習困難:4.直接發生途徑,間接轉化途徑;5.意識性;6.過度學習;7.實踐模式,操作性知識;8.激發,練習。遷移;9.師范教育培養新教師,實踐訓練;10.個性。

四、判斷題
1.√【解析】學習期待是靜態的,而誘因是動態的,它將靜態的期待轉換成為目標。所以,學習期待就其作用而言就是誘因。
2.√ 【解析】見大綱對知識本身復雜程度的劃分。
3.× 【解析】教師的領導風格對課堂管理有直接影響。
4.× 【解析】解決問題自發現問題開始,分析問題是在發現問題的基礎上進行的解決問題的一個具體環節。
5.√【解析】面對問題情境時,在規定的時間內產生的觀念越多,則說明心智越靈活、思路越通達。
6.√【解析】題干是發散型認知方式(發散思維)的名詞解釋。
7.√ 【解析】越是具體的越具有可操作性,越概括越不具備激勵性。
8.√【解析】品德受道德觀念的控制,有時不是覺得某事該做,而是必須做。
9.× 【解析】題干是對效度的名詞解釋。
10.× 【解析】題干所述是關注學生階段的特征。

五、名詞解釋
1.消退:有機體做出以前曾被強化過的反應,如果在這一反應之后不再有強化物相伴,那么,此類反應在將來發生的概率便降低。
2.定勢:先于一定的活動而又指向該活動的一種動力準備狀態,對遷移的影響表現為兩種:促進和阻礙。
3.人際關系:人際關系是人與人之間在相互交往過程中所形成的比較穩定的心理關系和心理距離。
4.正式評價:學生在相同的情況下接受相同的評估,且采用的評價工具比較客觀。
5.算法式:即把解決問題的所有可能的方案都列舉出來,逐一嘗試。此種方式雖然可以保證解決問題,但效率不高。

六、簡答題
1.具有場依存認知方式的人,對物體的知覺傾向于以外部參照作為信息加工的依據;他們的態度與自我知覺更易受周圍其他人,特別是權威人士的影響和干擾,善于察言觀色,注意并記憶言語信息中的社會內容。
2.性格影響學生的學習方式,同時也作為動力因素影響學習的速度和質量。因此,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學校教育更應重視性格因素的作用,使教育內容的選擇和組織更好地適應學生的性格差異。
3.(1)動作品質。動作具有高度的靈活性、穩定性和準確性,在各種變化的條件下都能順利完成動作。
(2)動作結構。各個動作之間的干擾消失,銜接連貫、流暢,高度協調,多余動作消失。
(3)動作控制。動覺控制增強,不需要視覺的專門控制和有意識的活動。
(4)動作效能。心理消耗和體力消耗降至最低,表現在緊張感、疲勞感減少,動作具有輕快感。
4.要做好心理輔導工作,必須遵循以下基本原則:面向全體學生原則、預防與發展相結合原則、尊重與理解學生原則、學生主體性原則、個別化對待原則、整體性發展原則。

七、論述題
【答案要點】
一是隨班就讀。讓需要進行特殊教育的缺陷兒童進入普通學校的課堂中進行全日制或半日制的教育活動。
二是普通班加巡回輔導。將特殊兒童置于普通班中,由巡回輔導人員定期或不定期向特殊兒童提
供部分時間的教學,或對普通班教師進行咨詢,商討特殊兒童的輔導策略。
三是普通班加資源教室。資源教室是為中小學特殊兒童設立的、與普通教室分開的補救教學場所,配有特殊的材料、設備和經過專門訓練的教師。
四是設置特殊班。將教育需求相近的特殊兒童集中在一個班級內接受教育。

八、案例分析題
【答案要點】
這些做法對我們有很好的啟發和借鑒作用。心理學的知識告訴我們,凡是有意義的材料,必須讓學生學會積極開動腦筋,找出材料之間的聯系;對無意義的材料,應盡量賦予其認為的意義,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識記,記憶效果就好。簡言之,教師應教學生進行意義識記。

 來源:網絡
相關文章
  • 文武教師招聘網(www.guoyanxin667788.com) © 2013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站長聯系QQ:799752985 浙ICP備11036874號-1
  • Powered by 文武教師招聘網
  • 特级婬片国产在线观看,欧美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免费看,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一品精,最新国产福利小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自在在线观看 | 一色屋任你精品亚洲香蕉 | 中文字幕电影亚洲精品 | 亚洲开心婷婷中文字幕 | 特级全黄久久久久久 | 尤物视频国产一区 |